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9-15 22:01 的文章

龙江工业强省建设丨“原字号”开发释放大潜力

工业强则经济强,经济强则龙江强。我省工业结构中,“原字号”占比70%左右,“量大、链短、销弱、价低”成为制约龙江经济发展的阻碍。《黑龙江工业强省建设规划》提出要坚持把用足资源优势和狠抓深度开发结合起来,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油头化尾”“煤头化尾”“煤头电尾”,在精深加工上狠下功夫,依托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精深加工比重,通过“扬长补短”提升工业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近年来,我省多措并举把“头”放大,把“尾”拉长,“原字号”释放大潜力。2018年,1807户“原字号”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1.8%,利润增长35.7%。“五头五尾”犹如五把“金钥匙”,助力龙江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工业强省的步伐,重振雄风再出发。

抓“粮头”“农头”

强“食尾”“工尾”

打造龙江第一支柱产业

龙江工业强省建设丨“原字号”开发释放大潜力

作为全国第一产粮大省,我省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都是全国第一,中国人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中国饭碗”装上了更多的“龙江粮”。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我省考察调研时指出,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粮食精深加工,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两年多来,我省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努力把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打造成为龙江第一支柱产业。

7月31日,黑龙江金象生化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绥化15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举行试车仪式,项目总投资达40多亿元,达产后将形成年加工玉米150万吨、生产结晶葡萄糖70万吨、发酵用糖30万吨、苏氨酸10万吨、色氨酸1万吨的生产能力,产值可达40亿元,利税2.1亿元;而2018年落户绥化的新和成生物发酵产业园项目,项目投资达到70亿元,是绥化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生产项目,将使绥化成为全国辅酶Q10、虾青素等原料药和维生素生产中心。展开绥化玉米加工利用图谱,揣摩精深加工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纹理:从食品饲料初级加工到医药、精细化工等精深加工;从酒精淀粉到赖氨酸、谷氨酸钠等5大系列30多个品种,全域玉米加工能力快速提升。

龙江工业强省建设丨“原字号”开发释放大潜力

种得好,产得优,还要卖得俏。五常市创新营销方式,各类经销商已在全国各地开设销售网点1700余个,年销售量约52.8万吨,占总量的80%,农户、企业、合作社等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店铺,年销售量约13.2万吨,占总量的20%。2019年,五常大米市场品牌价值达到677.93亿元,位列地标产品大米类全国第一。

来自省农业农村厅的信息,2018年全省主要农产品加工综合转化率提升到53%,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59%,都提升了10多个百分点。截至6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同比增长6.5%,高于工业增速3.7个百分点;全省粮食实际加工量2157万吨,同比增长7.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7%,全省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38个,计划总投资573.7亿元。

抓“油头”“煤头”

延“化尾”“电尾”

“点黑成金”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作为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23.7亿吨。开发建设60年,剩余储量开采难度加大,后备资源接替不足,开采成本高等困难渐渐显露。大庆转型的出路在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油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石油精深加工,推动“油城”发展转型。

伴随着一批大项目的陆续建设投产,“油头化尾”发动机爆发出强悍的轰鸣声。

龙江工业强省建设丨“原字号”开发释放大潜力

链条发展“油头化尾”产业。聚焦做大“油头”扩量升级抓突破,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59亿元、税收30亿元,提供原料总量提升至117万吨。“化尾”借此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大庆吉化油脂化工产业链项目作为大庆“化尾”标志性项目,已经在林源化工园区破土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