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9-14 16:45 的文章

为什么中国人对父母恩情的表达常常是“回家吃顿饭”

  “不回家吃饭,别等我了。”

  这是许多人都常听到的一句话。

  说话的人,也许是父亲、母亲,也许是先生、妻子,也许是刚工作的孩子。他们的生活并不太累,但仍像高悬着一条无形之鞭,一刻不敢松懈。于是,无暇顾及的家庭不得不被夜以继日的工作替换,最终化作那一声声的“不回家吃饭”。

图片1

  社会太快,快到挤不出时间吃一顿饭

  社会愈来愈快。高速发展的经济,要求愈来愈高的生产效率,“996”、“007”工作制已不鲜见,各个行业群体、各个年龄层中“不回家吃饭”的人,正急剧增加。许多亲子、父母、夫妻关系,都陷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工作不负你”的两难境地。

  

中国留守儿童高达5800万。现代白领们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足1.05小时,近6成的人不同程度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68%的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

  

有人描绘了城市上班族一天时间分布图:睡觉8小时,吃饭2小时,穿衣洗漱1小时,上班10小时,来回路上1小时,上网娱乐1小时,剩余的时间仅为1小时,陪伴家人的时间能有多少?

  

高达74.4%的人平均每天陪伴伴侣的时间不足1小时,49.4%的人在过去一年曾错过了应该和爱人相伴的重要时刻,每天有超过5000个婚姻解体。

  

63%的都市白领每年只会有不到3次的家庭聚会,59.5%的人对父母的印象停留在以前;仅有不足28.5%的都市白领过生日时会跟父母一起庆祝;全国超过65%的老人觉得心灵孤独。

  这些数据足够令人惊讶,尤其父母失陪的数据更让我内心一颤:我似乎,也是一个经常不回家吃饭的人。

图片2

  小时候,我常被母亲说“不着家”,一有机会就往外跑。后来外省大学、澳洲读研,一心想穷尽这世界的辽阔。我的眼睛被堪培拉博物馆的展览惊艳过,耳朵被悉尼歌剧院的交响乐震撼过,嘴巴却总惦记着母亲端出的党参乌鸡汤,父亲卷起袖子烧好的糖醋排骨,以及外婆小火慢炖细细碾磨的冰糖红豆沙。这些景象犹在,但伸出手,却只能抓到Coles的白面包,以及比饮用水还便宜的纯牛奶。

  人年少气盛总爱嘲笑古人的莼鲈之思,以为食物不过是用来果腹的,家不过是用来逃离的。等明白过来,父母老去了,家的味道也飘散了。

图片3

  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Daniel Gilbert曾告诫过别人:“十年后,你不会因为今天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父母一小时而后悔。”如今看来,有过之无不及。

  恋家的中国人,到底在“恋”什么?

  事实上,没有一个民族如中国人这般“恋家”。伦敦街里表达的是英国的绅士文化,百老汇中流淌的是美国的自由精神,法国的浪漫主义在岁月中发酵成甘醇的葡萄美酒,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在富士山下沾满樱花的淡雅香气。只有中国人,念叨着常回家看看,寻味着“家的味道”。

图片4

  从古至今,也只有中国人拥有“天下一家”的宏大家庭观。儒家学说为“天下一家”的文化思想供给了充足的理论血液。皇帝是天子,百姓是皇帝的子民,地方政府是地方百姓的父母官,宗族血缘关系产生了大家族,自然生命属性诞生了父子关系。

  这种父子关系,逐渐成为中国国家政治文化的思想管理基础,家庭文化思想也成为维系社会秩序和国家凝聚力的精神力量,有效稳定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秩序。在西方社会人人追求自由平等的同时,中国独有的家庭文化,秉承着家和万事兴的儒家理念,带着家谱、家规、家训代代相传。

  直到今天,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无论传统文化和精神层面如何变化,它始终承载着我们作为人的生存意义。那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在一生的岁月里,都是我们可以依赖和寄托身心的居所、是我们内心深处最坚强有力的支柱、更是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源泉、甚至还是我们落叶归根的终极归属。

图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