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 泛珠内地省区产业高质量发展迸发活力
南方网讯(记者/林珍 刘泽琦)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源。泛珠合作16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泛珠各省区产业规模体量不断壮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合作不断结出硕果,产业转型升级成效不断彰显。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动能集聚发力,产业提质升级。泛珠内地各省区正聚焦产业优化、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迸发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结构优化 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泛珠合作各方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努力转变生产模式,农业向现代化转变,工业向中高端方向迈进,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在湖南,通过先后启动实施“135”工程、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产业项目建设年”等一批重大活动,门类齐全、实力较强的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形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材料3个万亿级产业和医药、移动互联网等11个千亿产业相继崛起。2018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1.19万亿元,工程机械产业链营业收入位居全国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首位。产业结构方面,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18年的8.5:39.7:51.8,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48%。2018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1.89万亿元,在经济结构中的占比首次突破5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1%。
2019年8月6日晚,工人在三一重工18号厂房加班加点生产。 新华社
在广西,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形成食品、汽车、机械、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10个千亿元工业产业,2018年MPV、交叉型乘用车产量以及玉柴的车用柴油机产销量居全国第一。现代特色农业初具规模,食糖产量连续13个榨季占全国6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制糖基地;蚕茧产量占全国48%,桑蚕丝产量占全国30%,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是全国最大的茧丝生产基地;全国45%以上的木材产自广西;柑橘、芒果、火龙果、百香果、柿子……水果产量全国第一。
2019年3月3日 春暖花开迎客来 3月3日,游人在广西桂林市恭城镇乐湾村一处油菜花田游玩。新华社发
在云南,八大重点产业的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导向作用逐步显现。根据统计,2018年,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约168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约12.8%;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约122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1.5%;先进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约119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约18.6%;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总产值约241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3%;旅游业总收入完成8991.4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9.9%;现代物流产业总收入约475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7.8%。八大重点产业的发展正不断推动云南省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推动该省产业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的方向转变。
新华社照片,普洱(云南),2019年6月1日 有机茶园采摘忙。
在海南,现代服务业、热带农业等“12大产业”迅速成长,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南外商投资大幅增长,新设外资项目163个,同比增长2.54倍,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6倍。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增长19.3%,国际旅游收入增长27.6%。同时,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以来,海南着力推动12个重点产业、12个先导项目、“五网”基础设施、六类产业园区、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全域旅游等重点工作的成果落地,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今年5月,海南已经推进4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项目的集中开工和签约,累计458个项目开工,总投资2113亿元,签约233个项目,总投资3023亿元。
人们在海南三亚海滨浴场休闲度假。新华社发
创新开路 数字经济成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泛珠省区加速发展数字经济,取得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