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8-29 11:32 的文章

亚金协发布《全球产业金融观察报告(2019)》

  8月28日,亚金协第二届产业金融国际会议在沈阳召开。会上,在国际社会各方共同见证下,亚金协成功发布了《全球产业金融观察报告(2019)——新兴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报告》发布仪式由亚金协第一副理事长潘光伟、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章更生、沈阳市市长姜有为、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竹田和史、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涂永红共同启动。由中国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李钺致发布词。

  本年度《报告》主题聚焦新兴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在第四次技术革命背景下,新兴产业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而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以集群的形式出现。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集群可以促进信息交流、技术学习和合作研发,加速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这给金融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是新的命题。金融支持新兴产业的形式可以从过去支持单一企业,转向对集群整体进行全方位支持,打通集群主体之间、集群内外之间的资金流通障碍,从而使整个集群的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主体得到更精准和优质的金融服务。因此,研究新兴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对于顺应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开展金融创新,优化金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讲述新兴产业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通过回顾和归纳前三次技术革命的特征可以发现,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新兴产业代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方向,积极部署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各经济体的共识。各国均提出了符合国情和定位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并不断完善产业政策。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以及相关服务业等。

  《报告》第二章主要从理论角度介绍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模式。新兴产业集群是指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相关机构为辅助,在某一特定区域内高度集聚,相互之间存在密切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的企业和相关机构所构成的地域产业综合体,涵盖了战略性技术研发、新兴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网络化整个过程,具有知识传播、动态循坏和创新扩散功能。在实践中,基于不同的要素配置方式,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有三种驱动模式,包括传统要素驱动型、效率驱动型和新要素驱动型。相比于传统的产业集群,新兴产业集群具有高度集聚性、高度技术性、高度互动性和发展传导性四个特征。分析表明,产业集群可以驱动创新效率提高,并促进成果转化。

  《报告》第三章进一步从理论角度论述以金融支持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金融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高效的金融支持机制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有利于优化资本配置、降低信息及交易成本、为技术创新提供风险投资、促进产业资本形成,进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的发展模式可分为巨头引入型、升级创新型、融合创新型、引进创新型和自主创新型五大类。对于新兴产业来说,集群模式可降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企业之间建立“信誉链”,产生融资规模经济,因此具有特殊的融资优势。在新兴产业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链环节、不同创新发展模式中,企业的融资需求不同,通过建立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模式的四象限模型,阐述金融体系可聚焦每个象限中新兴产业特征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金融创新是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可以促进提升产业资本集聚效率,驱动技术创新,更好发挥金融在产业集聚和产业创新中的联结效应,提高金融服务以及金融监管的精准性。

  《报告》第四章从实践层面介绍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及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报告选取德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美国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丹麦-瑞典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日本的新材料产业集群、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分析各国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的特点和路径选择。通过总结各国经验,发现一些共性,一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二是形成完整的高水平产业链;三是拥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化大企业集团;四是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高度重视并提供制度政策保障;五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多元化良性金融机制。其中,完善的财政金融体系是新兴产业集群获得成功的关键。首先,发达的资本市场对于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其次,需要金融资源和制度政策综合发挥作用,才能促进集群更好发展,如在专项基金、税收优惠、贷款优惠、制度保障等进行全方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