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8-28 17:27 的文章

车险市场进入改革深水区

  近两年,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车险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严酷时刻。安永在最新发布的《2018-2019保险业风险管理白皮书》中表示,车险在财险市场中呈缓慢发展态势,且已遭遇发展瓶颈。除了行业内部的“地板价”竞争外,渠道的费用赎买、大量营销费用流向中介渠道、理赔端费用不透明、保险欺诈等都是车险业面临的困难。

  商车费改以来,赔付率上升、综合费用率下降的“良好愿景”,却演变成综合费用率不断上升、赔付率不断下降、综合成本率持续攀升、全行业承保利润不理想的现实。“报行合一”之后,“违规套费”和经营数据造假的顽疾仍然不断显现,监管部门为此再出重拳,今年以来至少有66家保险公司地市级机构被叫停车险新业务三至六个月。

  行至改革深水区,我国车险行业是时候做一些改变了。

  车险陷入发展瓶颈

  从上市险企最新公布的2019中期业绩报告来看,车险在财险中“一支独大”的光环正在逐渐褪去。人保财险和平安财险的车险保费增速分别为4.1%和9%,处于持续承压状态。其中,人保财险的非车险保费占比已经达到46%,成为拉动财险保费增速的主要力量。2018年,车险保费同比增长5.66%,增速放缓。而且,去年车险还让出了承保利润的头把交椅,仅实现10.53亿元,同比大幅减少85.75%,不及保证保险和农业保险。

  安永认为,车险市场发展遭遇瓶颈,首先是受到商业车险费率改革推动商业车险单均保费下降、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刚性减少的影响。其次,中国车市进入转型期,新车销量首次呈现负增长,市场增量不足。同时,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刺激了二手车市场的发展,由于二手车所有权的转让不会产生新的保费,二手车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拖累机动车辆保险保费的增长。另外,市场陷入了非理性竞争的怪圈,市场实际销售费用不断攀升。自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后,商业车险费率浮动系数下限进一步下调,一些财险公司在自主核保、自主渠道这两项系数上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定价权,却出现了车险费率拟定不合规的现象,不正当竞争重现,极大地扰乱了当地车险市场。

  车险费率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给财产险公司带来了巨大压力,尤其是对于依靠高额手续费吸引客户的中小财险公司更是如此,但这将是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车险费率改革通过挤压费用空间,将引导车险竞争从价格转到产品和服务,促使财险公司开发更多差异化产品、提升行业整体服务质量。

  乱象整治不能松懈

  车险行业发展陷入迟缓期但是乱象依然,使得车险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今年以来,银保监会紧锣密鼓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不断向车险业务中利益输送的违规现象“开刀”。

  据记者梳理,车险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仍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给予或承诺给予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变相突破报批费率水平,保险公司通过代理人或业务员返还现金的方式比较普遍;二是通过虚列其他费用套取手续费变相突破报批手续费率水平;三是费用数据不真实,保险公司向中介机构承诺支付高于报批水平的手续费率,但不及时入账。

  保险中介市场毫无疑问是车险乱象的重灾区。目前国内市场中八成的车险业务由保险中介代理完成,相比于保险公司,汽车经销商往往更加贴近终端的投保客户即车主。换言之,保险公司和投保客户之间隔着“经销商”,保险公司“摆脱”不了经销商。受限于“报行合一”车险政策的约束,各保险公司车险业务存在费率固定、产品同质化问题,很多保险公司被迫只能通过价格、渠道优势来抢占市场。与此同时,保险中介公司会通过虚列支出、虚构中介业务帮助保险公司套取费用。

  针对车险中介乱象,银保监会最近开展了4S店捆绑保险专项整治行动,通过自查整改、开展重点抽查、总结报告三个工作阶段,对情节严重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的4S店将采取停止业务、吊销业务许可证、将其清除出保险中介市场等处罚措施。

  除此之外,2019年以来,单就车险监管,银保监会已下发了5份文件。其中,《关于近期车险市场监管有关情况的函》对整治车险市场乱象的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和通报,24家财险公司的车险业务被叫停,同时明确,对于单家财险公司在辖区内连续有多家地市级机构被叫停车险业务的,可在全省范围内暂停车险业务。为不断深化的商业车险费率改革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为车险市场发展创造健康的竞争环境,本着这样的目标,监管机构的铁腕政策也只会越来越严。

  如何突围车险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