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8-23 15:39 的文章

当今社会最应该涨工资的是哪个群体?

当今社会最应该涨工资的是哪个群体?

碧翰烽/文

如果要说这个问题,估计每个群体都会说自己。这些年,一些本是强势群体,却也纷纷声称自己是弱势群体。

事实上,这样的问题也并是很严谨的。毕竟不应该只是哪个群体,但却问出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大多数人都十分关心的工资收入问题,什么时候能够让大家满意?什么时候不再让老百姓们纠结?

第一:平均工资常常引发的收入差距问题。

每年,统计部门都会公布平均工资,但是都会引来吐槽,一般大家会以“我又拖后腿了”来进行调侃、讽刺。

今年,苏州一份公务员月薪1.5万的统计表,同样引发社会关注。一方面有公务员会吐槽,我的工资又被平均了;另一方面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更会有意见,他们的工资差距越来越大了,觉得公务员还是有一定优越性。

因此,在公布工资收入的同时,要进一步科学化、精细化,不能简单以平均工资来代替,而是要分地域、分行业、分领域、分年龄、分级别等多种细项来分析,从而得出收入的差距有多大?问题出在哪里?从而下大力来解决问题。

第二:不能让物价的涨势跑赢工资的涨势!

人当然是不会满足的。尤其是对于自己的荷包,希望越多越好。

或许这有些不太切合实际,但人们总希望工资收入能够跑赢物价的涨势,不能出现物价涨了,就工资不涨,这就会拉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据统计,今年7月消费增速有明显回落,有关方面负责人回应称是受了汽车销售方面的影响。但至少说明人们的消费潜力有下降态势,不可不重视。

而在价格方面,1-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其中7月份当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比上个月扩大了0.1个百分点,这主要还是结构性的,主要受食品包括鲜果和猪肉等价格上涨带动,扣掉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6%。

尽管有人在议论猪肉、鲜果价格上涨的问题,但似乎还没有受到较大影响,可能还保持在一个容忍的限度。如果继续上涨,恐怕就不一定了。

相比较这些来说,人们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于三大民生:一个是住房。每月要还的房贷,每月一睁眼就要给出去的,这可不是小数目,尤其在大城市。即使是苏州公务员有1.5万的月薪,可是与3万元的高额房价相比较,也可能被抵消了;一个是教育。为了孩子的未来,从贵族学校、私立学校、各种补习培训等投资可不能少;再一个是医疗。尽管有保险,但还是不要得大病,否则也是一场灾难,不少普通家庭怕是难有承受的能力,因病致贫极有可能。

第三:收入分配改革应该加大劳动性收入比例。

今天,真正的富豪,并不是靠劳动性收入获得的。即使是进入中产阶层的人群,恐怕也有不少人的收入,并不主要靠劳动性收入获得。

有很大一部分人的财富,主要通过财产性收入获得。比如炒房、炒股、投资等等。只是可惜,近些年来,这些方面也不是很理想,有的股民损失较多,亏损了不少钱;有的炒房的,也可能被套牢,没被套牢的,也可能没有多大收入了;而投资方面面临的传销、非法集资、诈骗等各种风险加大,不少投资面临血本无归的局面。

其实,对于广大普通劳动者来说,主要的应是劳动性收入,要靠勤劳致富,但现在这个路径似乎比较困难。尽管有些行业还是可以,比如高科技人才,或者是非常辛苦的农民工等体力劳动者。

当然,也有企业对劳动力工资的上涨感到叫苦,觉得现在的人力请不起了。其实是过去的廉价劳动力用顺手了,今天的发展,应该要进一步彰显人的价值,只是人也需要大大提升自己的素质与技能,能够与高收入相匹配,这应该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所以,我以为:有知识、有劳动、有创造的群体,最应该要涨工资,让知识、劳动、创造更有价值,而不是让房产、资本等更能赚钱,从而鼓励实体经济,鼓励科技创新,鼓励勤劳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