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的夜班12小时:医生很忙,儿科很“荒”
【社会37度】
编者按:这里的文字没有浮华,没有空谈,没有“标题党”。信息轰炸的网络时代,我们只希望安静记录身边的故事,关注冷暖人生,带你触摸社会的体温。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23日电 题:儿科医生的夜班12小时:医生很忙,儿科很“荒”
作者:冷昊阳
“宁看十男,不看一妇,宁看十妇,不看一儿。”在医疗圈,这句俗语经常被儿科医生拿出来调侃自己。
近年来,“儿科医生荒”经常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医生马不停蹄,家长大排长龙,已成为不少儿科门诊的常态。
近日,记者走访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儿研所”),记录了一位夜班急诊医生的12小时。
8月8日晚,儿研所急诊室内,不少患儿及家长正在候诊。冷昊阳 摄
后半夜的儿科急诊室:
凌晨一点患者仍大排长龙
对于一名已经工作了12年的急诊医生来讲,高强度的夜班急诊,早已成为生活中的常态。
凌晨1点,37岁的儿研所主治医师吕芳已经工作了5个多小时。她从前一晚7:50坐到这间诊室开始,已连续问诊了近30名患儿,甚至未曾起身去过洗手间。
“宝宝哪里不舒服呀?”面对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病情的孩子,吕芳接诊后,都会一一细致耐心地对孩子进行问诊、查体。摸摸孩子的肚子、用听诊器听一听心肺是否有异常、检查孩子咽部状况……
在事无巨细的检查之外,她还会关注到孩子身上的一些细节,和患儿亲近与沟通。
凌晨2:00,面对一个发烧的患儿,吕芳看到孩子手臂上有残留的水彩痕迹。“你今天是不是画画了呀?宝宝真棒,真有才,来张嘴给阿姨看看,啊——”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主治医师吕芳。 冷昊阳 摄
一边是诊室里的通宵达旦,另一边则是候诊区里的大排长龙。后半夜1点多的儿研所急诊大厅里,仍然人头攒动,候诊区的椅上坐满了从全国各地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机器的叫号声、孩子哭闹声、家长哄娃声此起彼伏。
当晚,和吕芳一起出夜班急诊的还有5名医生,面对两三百个夜间急诊患儿,吕芳和她的同事们一刻不敢停歇。不过,即便这样,诊室外焦急等待的家长们,依然不时抱怨:医生太少,叫号太慢。
近年来,“儿科医生荒”时不时就能成为舆论讨论的话题,供需之间所存在的巨大的缺口,投射到医院,就是每一名儿科医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标签: 儿科医生 夜班12小时
责任编辑:张薇
相关新闻
福州一儿科医生的这张拄拐照,火了!台海网7月31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前几天 福州市二医院小儿骨科 一名护士拍了张照片 在微信朋友圈里火了 ↓↓ 照片中是一名医生的背影 打着石膏,拄着拐杖 推着治疗车 行走在病房走廊 护士说:“发这条微信朋友圈只想给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点赞。” 小编了解到 这名医生叫吴新武 ...
儿科医生究竟有多紧缺?平均每千名儿童不足一位儿科医生儿科医生紧缺的背后,是对儿童医学的漠视 本报记者 张 晔 “到儿童医院工作的药师,没有经过任何儿科的培训,如何监督儿童临床用药?”原北京市卫生局局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朱宗涵的发问,让会场陷入沉寂。 23日,在南京医科大学举行的儿科医学院发展研讨会上,多位专家认为,我国儿科医生长期紧缺的背后,是对儿童医学的漠视,恢复儿科...
《儿科医生》被吐槽 行业剧专业不够感情来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