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8-15 20:08 的文章

听听宁波企业家们的“大白话”

“他是做模具的......”

“他是做缝纫机的......”

“他是做鞋的......”

“他是做汽配的......”

低调、务实,有时候甚至看起来有些“神秘”,成了宁波企业家尤其是制造行业企业家的共同特质,但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老板”,可能“一不小心”就是占据某个行业的全球第一的“大企业家”。

与他们对话,记者发现宁波的企业家们就像是一群埋头苦干、只问耕耘的“工科男”,不理会外界的喧嚣和热闹,只会闷头做事。而恰恰是他们,成就了“宁波制造”,话语间也充满了一股子“钻劲儿”。

陈国建

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岑国建在公司车间工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正因为有像我这样的‘笨人’,国家才有希望。”面对他人的质疑,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岑国建如此轻描淡写。为了打破外国企业在机器人关节减速机领域的垄断,岑国建7年投入数亿元搞新研发,不断强实力夯根基。

岑国建说:“我一辈子搞技术,前十几年搞电机,后十几年搞减速器,未来十几年做驱动器控制器。这些产业之于国家工业,相当于人的神经、肌肉和骨骼。这就是梦想。”

励行根

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励行根(右一)向新华社记者展示产品。(新华社记者 邹乐摄)

“我们干的‘事业’,大概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励行根,当年听说国外行业巨头公司威胁不供应核心部件,横下一条心,终于成功研制出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的产品。“我就不服气,必须把这个造出来!人生就是要干有意义的大事,就算倾家荡产也得干出来!”

邱智铭

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智铭在生产车间。(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智铭30年来始终与一支小小圆珠笔“死磕”,近年更把目光聚焦在厚度仅0.3至0.4毫米的圆珠笔头上,凭着这支笔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企业做到行业前列已经不是单纯干好自己的事情,你要去思考怎么带动行业,企业要有不断创新的使命感。”

央视春晚、G20杭州峰会、上合青岛峰会、国家大剧院……诸多国家重大文体项目装备都有着大丰的身影。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文明说,“每一个市场‘缝隙’都有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市场导向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

陈海伦

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伦在生产车间。(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海伦钢琴”,只是专门给钢琴品牌做模具和配件的五金工厂,时任宁波北仑钢琴配套厂厂长的陈海伦,花了十多年时间,将钢琴配件做到了全国第一。

“宁波人有句老话,外行不可去,内行不可丢。”陈海伦说,创业这么多年,类似房地产、资本市场的“赚快钱”诱惑很多,“但我从来没动摇过。只有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才可能做到最强,才能始终辨清方向。”

庄希平

宁波甬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希平(图中)在车间检查产品。(王涛、张昊桦摄)

从最初的半自动轴承机械,到微小型轴承,再到空调压缩机高精度不锈钢气体氮化滑片,宁波甬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希平一次次将产品做小,但市场份额却一次次扩大,“我们之所以叫‘甬微’,是因为我们立志于做到别人难以达到的精细程度。”

朱志荣

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志荣(左二)在工厂车间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先做强,再做大,顺序不能变。”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志荣说,企业深耕粉末冶金领域50多年,终于进入全球领先梯队。

戎巨川

宁波博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戎巨川(图中)考察博洋家纺订货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