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领军企业带动效应加快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高新区发布未来智造产业发展路线图
为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围绕铂力特等领军企业,打造未来智造特色产业集群。在8月13日举行的西安高新区“科创板”上市企业奖励暨未来智造产业路线图发布会上,高新区发布了《西安高新区未来智造产业发展路线图》(2019-2021),标志着高新区打造未来智造产业进入快车道。
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苏虎超,西安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王丽,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贾轶昊、张煜出席发布会。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华主持。
依据发展路线图,高新区将按照“出台一个专项支持政策、打造一个特色未来智造园、建设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聚集一批双创孵化载体、搭建一批应用示范场景”的“五个一”产业发展路线,吸引集聚未来智造产业链上下游,打造未来智造特色产业集群。
出台一个专项支持政策
高新区结合国家政策导向、行业趋势以及企业实际诉求,研究制定《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未来智造产业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营造未来智造产业发展的优良政策环境。这十条政策分别是:
加快未来智造承载园区建设。高标准建设以铂力特、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和硬科技企业培育基地为核心的未来智造园。
着力打造未来智造孵化育成体系。对区内未来智造企业创建创业载体,对于经认定为高新区众创空间或省级以上孵化器的,一次性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建设改造费用补贴。
聚力构建未来智造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对优秀雏鹰企业、首次入选的瞪羚企业以及独角兽种子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经认定的独角兽企业给予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大力支持未来智造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对上一年度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未来智造企业,按照项目实际获批中央财政经费,给予1:1无偿资助经费配套,最高支持1000万元,或给予最高5000万元投资性支持。
鼓励未来智造企业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对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等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的企业,按照项目实际获批中央财政经费,给予1:1无偿资助经费配套,最高支持1000万元。
全面提升未来智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企业,最高给予50万元的奖励。对当年新增技术合同交易金额5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技术交易额新增部分的3%给予奖励,每家企业或机构每年最高奖励50万元。
鼓励未来智造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对年产值在10亿元(含)以上、增速超过15%的未来智造企业,给予每家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支持未来智造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资金加速发展。对于在上海、深圳交易所、香港联交所、纳斯达克、纽约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未来智造企业,给予每家企业最高1000万元的支持
放大金融对未来智造产业的支撑作用。发起设立10亿元的未来智造产业发展基金及5亿元的未来智造产业孵化专项资金。
打造未来智造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每两年遴选一次高新区“新丝路”突出贡献人才,给予50万元/人的奖励支持。
专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高新区进一步整合力量加快推动未来智造产业发展,聚力打造未来智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打造一个特色未来智造园
加快建设以铂力特、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和硬科技企业培育基地三个项目为核心的“未来智造园”。同时,通过内培外引、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等方式,吸引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入驻,构建“初创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企业群体。
至2021年,建设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聚集初创企业30家、雏鹰企业10家、瞪羚企业20家,独角兽或上市企业3家。
建设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
围绕未来智造创新链,至2021年,推动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完成增材制造研发中试、公共测试、共性技术服务三大平台建设,新引进落地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持铂力特等领军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超过5个涵盖“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服务内容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3D打印产业联盟,支持全球研发机构与企业共建未来实验室。实施“未来智造+”人才计划,至2021年,聚集院士5位、行业领军人才10位以及超百位行业高技能人才。
聚集一批双创孵化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