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8-13 02:24 的文章

起底网络直播灰色发展史:生于高尚 触礁于低俗

  13年前的2005年,一家叫9158(谐音“就约我吧”)的网站在视频聊天室中开启了一个新功能,网友展示才艺吸引其他网友的观看,如果观看者满意,可以向展示者支付一定金钱。

  原本自娱自乐的国内网络直播自此走上商业化征程。让粉丝掏钱打赏,成为主播和直播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吸引打赏,网络直播的江湖里上演了一幕幕“狗血剧情”。

  近期刷屏的斗鱼前主播“乔碧萝殿下”,就凭借“萝莉变大妈”的闹剧,让本已被人遗忘的网络直播再次走入大众视野。

  如果仔细捋一捋时间线,就会发现,13年来,“萝莉变大妈”这类闹剧并非孤例,而是行业普遍现象,特别在娱乐直播领域,刷粉丝、刷礼物、扮丑等乱象,相比“乔碧萝殿下”的“萝莉变大妈”,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如附骨之蛆难以去除。

  直播打赏,也曾经高尚过

  谁曾想到,直播平台的主要收入方式——收取粉丝打赏,最初也曾十分高尚。

  1985年7月13日,“拯救生命(Live Aid)”演唱会在伦敦温布利体育馆开幕。这场慈善演唱会堪称史诗级,不仅云集U2乐队、乔布斯的偶像鲍勃。迪伦、前披头士乐手等天王级歌手,还创造了直播打赏这一崭新募捐方式。

  演唱会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为了帮助解决非洲埃塞俄比亚的饥荒问题而募捐。

起底网络直播灰色发展史:生于高尚 触礁于低俗

  直播打赏鼻祖爱尔兰朋克乐队布姆镇鼠(The Boomtown Rats)的主唱鲍勃。盖尔多夫。图片/网络

  演唱会的发起者为爱尔兰朋克乐队布姆镇鼠(The Boomtown Rats)的主唱鲍勃。盖尔多夫。当时除温布利体育馆的现场演出外,还向全球做了卫星转播。

  但音乐大咖们的卖力演出,并没有点燃观众的募捐热情。演出进行7个小时,只筹到120万英镑。气得双脚跳的鲍勃冲进BBC演播厅,对着麦克风大爆粗口:“去他妈的……都赶紧给我捐钱!”

  鲍勃粗口喊麦,演唱会并未陷入混乱,相反惊恐之下,粉丝们捐款速度火箭上升,使电话热线募捐提速6.3倍,最终募集到超过1亿美元。

  鲍勃也因此成为直播打赏鼻祖,其路数也被如今的网络主播沿用:以秀场表演聚集粉丝,向粉丝喊话(和粉丝互动),要求粉丝为自己的表演打赏。

  打赏不过是鲍勃募捐的方法,在网络主播那里,则成为谋生的手段。

  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主播缺乏鲍勃那样的专业艺术素养,粉丝也不傻,怎么办?穷极手段讨好粉丝。于是,打色情擦边球、扮丑、疯狂秀下限等就成为很多主播吸引流量的必修课。“直播造人门”、“直播脱衣门”等低俗事件接连爆出,不断挑战社会良知,刺激公众眼球。

  在被称为直播元年的2016年,斗鱼、虎牙直播、YY、熊猫TV、战旗TV、龙珠直播、六间房、9158等主流网络直播平台均被列入查处名单,其中斗鱼、虎牙和熊猫TV更是平均每月被点名一次,

  可以说,从网络直播走入大众视野那天起,内容低俗就成为它难以撕掉的标签。

  当一家网络直播平台触礁于内容低俗,可归咎于管理层失职,但几乎整个行业都集体沉沦时,只能说整个行业都病得不清。

  草根暴富神话

  2013年底,千呼万唤的4G牌照终于发放,2013年因此被称为中国4G元年。

  也就是从2013年起,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米、OPPO、vivo开始崛起,原有的“中华酷联”格局开始解体,国产手机成为第一个受益4G的产业。

  手机之后,资本大佬们开始猜测4G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时,网络直播在2015年如雨后春笋冒出,并在2016年以野马般的狂奔闯入大众视野。那时候,对着手机自言自语的人,多半不是在打电话,而是在直播。

  也是在那一年的4月23日,小米掌门人雷军直播首秀,观看者超过8万人,狂收星票超过21万。雷军直播是为小米旗下产品小米直播背书,但对普通人来说,直播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玩法,即时、新鲜、刺激,吸引了大量人参与。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数的45.8%。

  但真正让大众乐此不疲的,是网络直播制造的草根暴富神话。在一线直播平台,头部主播的身价轻松超过百万,平台付给知名主播每年上千万元签约费的新闻不时曝出,草根暴富看起来成为稀松平常的事。

起底网络直播灰色发展史:生于高尚 触礁于低俗

  网络流传的游戏主播身价表,但有调查表明,存在较大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