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问题辣条曝光后,各地辣条行业危机终于来了
315晚会刚刚过去,对各行业造成的威力仍在,尤其对于食品安全行业,先后曝光“化妆”土鸡蛋、起底辣条制作工坊等,再一次给人们敲响安全警钟。辣条属于低成本高利润产业,制造门槛低,一直以来都是食品安全重灾区。本文主要介绍315问题辣条曝光后,网民对问题辣条的舆情关注、舆论倾向以及315晚会后“辣条行业”发生的变化。
315问题辣条重点关注人群:
从上图不同网民群体对问题辣条的关注来看,315晚会的报道以主流媒体为主,中新网、头条新闻等媒体先后曝光315投诉举报、起底辣条发源地、曝光辣条生产车间、以及晚会后各大电商平台对涉事辣条企业的迅速下架。问题辣条由来已久且关系民生,导致舆情迅速发酵,在网络上传播速度非常快。同时由问题辣条引发的一系列舆情事件也获得网友的高度关注,普通网民关注占比达到85.7%。
地域热度分析:湖南、河南辣条企业中枪
315晚会上,主要曝光了河南、湖南两地辣条生产厂家卫生乱象,加工流程不规范等问题。湖南地区也是辣条生产加工大省,成为网民热议热度最高的区域。从上图来看,不仅仅是热度前三的湖南、上海、河南三地,在其他省份对问题辣条的讨论也相当热烈。辣条作为一种热销的小食品,不仅深受年轻人喜欢,也备受中小学生追捧。问题辣条的曝光,给良莠不齐的辣条市场造成冲击,在全国范围内都掀起了一股严查清理之风,多地积极响应舆情,开展校园周边食品排查工作。
舆论倾向
网民:呼吁重视食品安全
315晚会曝光的问题辣条加工制作过程触目惊心,网民看到辣条生产车间情况纷纷心生抵触,直呼“辣眼睛、令人恶心。”而问题辣条曝光背后,更多的是出于对食品卫生安全的思考,网民呼吁相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保证食品安全,声量占比达到47%。而也有网友表示,辣条食品便宜又好吃,是风靡一代人的经典零食,真正该出拳重治的是“三无辣条”。
媒体观点:“辣条”还要火辣到何时?
人民日报:问题辣条不仅“辣眼睛”,更害身体,拒之门外,没问题!真正的釜底抽薪,除了捣毁黑工厂,不让毒辣条招摇,还需设立国标,纳辣条生产于规范之中,更需加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健康饮食教育。
问题辣条曝光后:各地连出重拳整治
问题辣条曝光后,全国各地市监局等执法部门迅速对当地辣条企业展开清理工作,而重点整治区域尤其在各大中小学周边,网友感叹,终于要整治了!
小结
市场监管终于对以问题辣条为代表的“五毛食品”下手了!这一出好戏在315的舞台上备受网民关注。一直以来,问题辣条产业因工艺简单,进入门槛低在小零食市场野蛮生长,而售卖价格低廉深受中小学生喜爱。然而对于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仍然存在薄弱之处,315对辣条乱象的曝光只是开始,问题辣条企业生产工序需要整改,市场监管更需要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