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7-22 16:57 的文章

“倍速生活”下,是充满斗志的“猴急”一代

  

  聂亚栋绘制

  视频制作:刘方芳

  大学生活被学习和学生工作挤得满满当当,常常让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王军利觉得自己是在“与时间赛跑”。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数不清的会话消息。”摄像机固定机位拍视频时,不忘打开电脑改稿子;吃午饭时,顺便打开视频App看综艺;洗澡时,听听相声……王军利一直在努力实现生活效率最大化。

  近日,高校传媒联盟向全国1021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80.8%的受访者表示“有过事情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恨不得一天当作两天用”的经历。

  为不误多件事选择“倍速生活”

  早在大二开学时,王军利就已经过上了“倍速生活”。作为班级团支书的他,同时还要参与学校青通社选题策划。因为学生工作太忙,王军利身边时刻带着一本1.5厘米厚的本子,有什么事和处理问题的灵感就马上记下来,偶尔想到一些新颖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就先在本子上打草稿,再找空闲时间具体立项策划。

  压缩睡眠时间是王军利实现“倍速生活”的常用方式,床边的小台灯和电脑,和他一起在深夜里见证了优质视频的诞生。学校110周年校庆期间,他曾一度忙到凌晨3点。

  “每个人都会选择一条成长的路,自己走好自己的路就好。”选择快节奏的生活其实是王军利的本意,他不愿在慢节奏中消磨意志。

  高校传媒联盟调查发现,49.36%的调查对象看电视剧等视频会倍速播放,81.39%则会边吃饭边做别的事,34.97%有过边洗澡边玩手机的经历。但“倍速生活”在人们身上的表现,远远不止这些。

  早早就把南京农业大学作为考研目标的江西女孩王诗涵,也在今年的6月深切地体会到了“倍速生活”的状态。根据她的描述,在与时间争分夺秒的过程中,不仅刷牙的时候要听晨读英语,就连上厕所,也要拿着《恋恋有词》的精缩版小本背几个单词。

  一边是清晰的、必须严格执行的考研规划,一边是急需交接的学生工作,王诗涵常常“恨不得把一天的时间掰成两半用”。

  “其实考研初期的安排不算紧张,但6月是学生组织换届季,一些部门工作和学习时间冲突,我就只能在每天碎片化的时间里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或是在深夜‘加班’。”

  与此同时,擅长芭蕾的王诗涵还被老师邀请参加学校“招生视频”拍摄工作,负责一段3到5秒的镜头。尽管时间很短,但从服装准备、动作设计,到一次又一次排练,王诗涵花费了近一个礼拜的时间。因此,上午和晚上“驻扎”考研教室,下午就在办公室和舞房来回奔波,成了她6月的常态。

  不只是她自己,在王诗涵眼里,身边的大多数同学都在“倍速生活”。做好未来生活节奏会更快的准备的她表示,很羡慕电视剧里那种效率很高、看起来很酷的职场生活。

  王诗涵口中“高效的职场生活”,正是王鑫当下的工作状态。

  “别提了,最忙的时候,我两天跑了五场发布会,你知道五场发布会是什么概念吗?”每每提到“时间不够”“工作忙”的字眼,选择了北漂生活的王鑫就有一堆“苦水”要倒。

  王鑫在大学里担任社团负责人,平日里要参与各种校园活动,原以为自己可以和“北漂节奏”无缝衔接,但接踵而来的工作安排还是让他有些发愁。

  “平时工作在写稿,坐地铁要写稿,就连上厕所也要拿手机刷刷热搜,看看行业内的最新动态。追热点就是在和时间赛跑,你稍微晚一点,读者就会选择比你更高效的文章去阅读。”早已学会了在生活各处寻找选题的王鑫,已经在常用的编辑器里做好了几套模版,以备不时之需;而为了在发布会后抢首发,他也慢慢养成了提前做好功课的习惯,避免了在撰稿时再手忙脚乱找资料的情况。

  “一倍速”承载不了更丰富的生活

  徐永亮在“倍速生活”中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适应方式。初入职场时,多方面的约束和领导下达的各种截止日期的要求,让他感觉职场的忙碌和校园的紧张有着很大的不同。

  “比如说一些项目合作和工作对接,都是接踵而至的,又很复杂。”这让他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对此,刚踏入职场的徐亮笑称,自己目前的状态大概是“剑尚未配好,出门已是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