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7-16 17:10 的文章

英利的宿命:昔日光伏行业老大哥今积重难返前

看似突然而至,却在意料之中。

多年“硬扛”,数次被“警告”,中国光伏行业曾经的“老大”——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YGE,以下简称“英利”)最终不得不从美国资本市场黯然退场。

6月30日,就在以“严控规模、降低补贴”为要旨的光伏“5·31”新政落锤一个月后,英利因其价值暴跌而从纽交所摘牌。纽交所方面表示,根据纽交所上市公司手册第802.01B节规定,英利已不能满足纽交所有关持续上市的标准。英利回复纽交所,将不会对退市决定提出申诉。因此,纽交所暂停该公司股票交易的决定立即生效。退市当天,英利市值约2599.4万美元,股价1.43美元/股。

对于一家产能仍处于光伏第一梯队的巨头而言,资本市场的上述极低估值似乎“不可思议”,但从过往的市场行为与企业战略布局来看,英利退市的“宿命”早已种下,今日的危局也在意料之中。而今最大的疑问是,“5·31”新政后,这家老牌的光伏企业是否尚有重生与复兴的空间?

特立独行

无论从成立时间还是产业贡献来讲,英利曾获得“老大哥”的名号都可谓名副其实。

这家企业成立于1987年,创始人是河北保定人苗连生,他军旅出身,13岁参军,28岁退伍,两次赴越南参战。长达十五年的军旅生涯也让“老苗”练就了军人的行事作风和管理风格。

1999年,英利承担了我国第一个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打响了“英利”的名号。2007年6月,英利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第四家在纽交所上市融资的中国光伏企业,彼时可谓“风光一时无两”。也就在这一年之后,英利和“老苗”的市场行为、战略选择,甚至对外的品牌推广都愈发显得“特立独行”起来。

特别是从2009年甘肃敦煌20兆瓦光伏电站招标开始,英利以0.69元超低价(行业成本价为每千瓦时2元)竞标获得项目开始,在光伏行业内“想不吸引眼球都不行了”。英利以激烈的价格战迅速扩大规模,截至2012年,其组件出货量达到2.2吉瓦,登上全球第一的交椅。2013年,英利出货量增长40%达到3.2吉瓦,连续两年蝉联第一,市场份额也由7.4%攀升到10%左右,号称全球每10块光伏面板就有1块产自英利。

突飞猛进的扩张背后,行业内的质疑也开始如影随形。在很长时间里,英利被一些业内人士、特别是竞争对手视为“瞎搞”、“捣乱”;从众所周知的“6毛9”投标事件,英利获得“价格屠夫”的称号(英利管理层婉转称“价格杀手”)。以上亿美元级别高调赞助2010年南非世界杯和2014年巴西世界杯,大搞“足球公关”,被质疑是“乱烧钱”。

对于质疑,英利依然故我。2012年后,欧美先后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开始全面亏损,国内多数光伏企业减产、裁员,甚至部分企业就此倒下,而英利却选择逆势扩张。

2013年中期,也就是欧美对中国光伏产业发起“双反”的第二年,行业陷入“至暗时刻”的当口,英利喊出“要用5年时间建成13吉瓦?15吉瓦光伏电站,三年时间内做到国内光伏电站建设前两名”。英利由此成为国内大力部署“垂直整合”战略的第一批企业。

积重难返

然而,外部的“高光”和“特立独行”并非一个真实的英利。

对于英利自身而言,诸多“第一”的叠加也浇铸了一尊极其沉重的奖杯。各种不利因素的积聚,终使英利的各种矛盾、压力和问题在其后几年加速暴露出来。

事实上,正是对“第一”的过分追求,对产能的过分扩张,为英利后来的命途埋下了“苦果”。最典型的案例是对六九硅业的投资。2010年,在“拥硅为王”的口号下,英利迅速向上游扩展以做全产业链。当年8月,英利旗下六九硅业项目宣布投产。如今回头再看,这一项目成为英利后来债务危机的“病灶”。到2011年,国际光伏产品价格剧烈跳水,多晶硅从70美元/公斤的中等价位暴跌到了30美元/公斤。英利投资多晶硅失利,2011年财报显示,六九硅业被减值达22.75亿元。

而查阅英利上市至今历年财报可以发现,除2007年、2008年及2010年外,英利净利均为亏损。也就是说,从2011财年至今,英利已经连续8年亏损,其中2015年净亏损最为严重,达到惊人的-56.01亿元。2017财年,英利净亏损5.1亿美元,几乎是2016年亏损额的两倍。整体计算,十年时间,英利营收总和1082亿元,净利润总和为-181亿元。

与亏损相伴随的,是英利的债务危机日渐严重,直至后来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比如2014年,英利取得总营收129.274亿人民币,收入居全行业第三,但截至2014年底,英利的短债为101.2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有17.13亿元人民币(不包括已到期或将在2015年到期的23亿人民币),还有28.6亿元的长期债务,总负债已经达到1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