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 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交流推介会在川举行
活动现场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11日讯(记者 李慧颖 摄影报道)7月11日,由国台办经济局、商务部台港澳司、国家发改委港澳台办、工信部港澳台办主办,四川省台办、商务厅、省发改委和省经信厅承办,两岸企业家峰会智能制造和装备产业合作推进小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台湾智慧自动化与机器人协会协办的“2019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四川)交流推介暨两岸智能机械产业对接会”在成都召开。
活动以“智联两岸 智造未来”为主题。共邀请到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台湾智慧自动化与机器人协会等重要商协会、园区、知名企业负责人和全国台企联、台协负责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四川、广西、湖北)园区负责人及大陆相关行业协会、涉台园区及企业代表等近250名嘉宾参加活动。
国台办副主任裴金佳,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四川省副省长李云泽,以及来自两岸企业家峰会智能制造和装备产业合作推进小组召集人苏波,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副理事长庄大立,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出席活动并致辞。
2017年12月27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在四川设立全国第二个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包括成都产业园、德阳产业园、眉山产业园。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是台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先试区、两岸产业合作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更是两岸深度合作的重要载体。国台办副主任裴金佳在致辞中表示,四川积极推进合作区建设,一批台资新项目先后落地,现有台企不断增资扩产。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的资源、区位及市场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签约仪式
据悉,四川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设立以来,已引进台资项目近40个,投资总额超100亿人民币。截至目前,全省累计登记注册台资企业2209家,项目投资总额204.6亿美元,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达到236家,形成了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建筑建材、百货商贸、现代农业等产业优势集群。台湾是四川第三大境外投资来源地和第六大贸易伙伴,四川也成为台商投资大陆西部的首选地。
推介会上,四川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签订了《共同推进两岸智能机械产业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按照“共同推动、共同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围绕加强产业合作、深化经贸合作、加强市场推广、增进交流交往等内容,支持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并在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合作水平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四川除了有非常好的大环境,还有非常好的人才资源,我们不仅仅是要将智慧停车项目的制造落地在四川,也将把整个项目的运营落地在四川。”和昌未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洪国恩表示,对公司项目落地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眉山产业园非常看好,未来可期。
在当天下午的两岸智能机械产业对接会上,两岸嘉宾围绕“两岸精密机械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主旨发言,并就“智能制造+工业4.0”,“人工智能、物联网及大数据为机械行业带来的新变化与突破”,“ 融合两岸优势推进两岸智能制造的深度应用”等议题进行观点分享,为推进两岸智能机械产业加快发展,共同促进两岸制造业转型升级献计献策。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