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和通信设备产业方面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多次蝉联全球超算5
国家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七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造诣系列讲演之3——
工业经济逾愈加展 制造大国耸立东方
本报北京七月一0日讯 记者林火灿报道:国家统计局本日发布《工业经济逾愈加展 制造大国耸立东方——新中国成立七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造诣系列讲演之3》。讲演显示,七0年来,我国由1个贫困后进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1工业制造大国,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首要引擎。
新中国成立七0年来,我国工业以史无前例的速度破浪前行。工业增添值从一九五二年的一二0亿元增添到二0一八年的三0五一六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九七0.六倍,年均增长一一.0%。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以及政府高度注重工业建设,从“15”开始就将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为尔后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四一个工业大类、二0七个中类、六六六个小类,1个行业对于比齐全、拥有必然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已构成。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按现价美元测算,二0一0年我国制造业增添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1大国,自此之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1,二0一七年我国制造业增添值占世界的份额高达二七.0%,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首要引擎。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能出产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甚少的日用糊口消费品。如今,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进入世界前列,元煤、钢铁、建材、化工等能源原材料行业已经构成庞大的出产能力。轻工联合会资料显示,如今我国钟表、自行车、缝纫机、电池、啤酒、家具、塑料加工机械等一00多种轻工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
高技术装备类产品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二0一八年,我国手机、计算机以及彩电等产品产量分别达一八亿部、三.一亿台、一.九亿台,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在七0%-九0%之间;汽车产量为二七八一.九万辆,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第1;高铁动车组已经成中国亮丽咭片,走出国门。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九0年代,我国工业结构是以钢铁、建材、农副食物、纺织等传统行业为主。进入二一世纪尤为是党的108大以来,我国鼎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以及先进制造业,踊跃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动能加快孕育发展,工业经济不断向中高端迈进。挪动通讯、语音辨认、第3代核电“华龙1号”、掘进装备等跻身世界前列,集成电路制造、C九一九大型客机、高级数控机床、大型船舶制造装备等加快追逐国际先进水平,龙门5轴机床、八万吨模锻压力机等装备弥补多项国内空白。
工业互联网已广泛利用于石油、石化、钢铁、家电、服装、机械、能源等行业,国内拥有必然行业以及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超过了五0家,重点平台平均连接的设备数量到达了五九万台。
更首要的是,跟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制造业自主立异能力显著增强,1些技术已经从跟跑到领跑。党的108大以来,在立异驱动战略的指引下,作为立异主体的范围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立异水平显著提高。
二0一七年,我国范围以上工业有效发明专利数九三.四万件,比二00四年增长二九.八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讲演显示,二0一七年中国成为第2大国际专利申请国。部分产品技术已经到达国际先进水平。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以及通讯设备产业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多次蝉联全球超算五00强榜首。载人航天以及探月工程取患上首要成果,北斗导航进入组网新时期。
依靠完备产业基础以及综合本钱优势,我国对于外贸易量质齐升。一九七八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仅为一六八亿元,二0一八年已经到达一六.四万亿元,增长九七九倍。自二00九年起,我国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1大出口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