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进的变化”,正是无锡产业的“韧性”!
每遇市场跌宕、行业起伏,便是企业、产业、城市抗压力的测试。
今年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无锡工业这一轮抗压测试会有什么样的“答卷”?
近日,今年1-5月无锡经济运行数据出炉,运行总体平稳,工业增速虽未达去年同期的高增长,但仍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若暂且抛开面上数字的“概述”,从产业、企业、项目等维度去看具体的“叙述”,却能看到不少“进的变化”——抗压能力蕴含其中,柔韧而立、稳中求进的产业底气亦在其中。
每一个行业都有周期,需要把握的是时代的趋势。
今年冶金行业特别是钢铁行业处于高景气、高利润周期,那同行业里都过上好日子了吗?并不是,不同的企业境遇还是不一样。
“同一行业中不同的产品结构也决定着不同的运行态势,”无锡市工信局运行处负责人以冶金行业为例,无锡市以中信泰富特钢集团为代表的特钢产品生产企业,近几年均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但同行业中,若企业以生产低端钢铁产品为主,去年的日子不错,今年就下降明显。
应对风险的柔韧,往往源于企业的硬核。“低端、低附加值产品在下行态势中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一定要拥有核心技术、优质产品。”这是无锡市工信局人士在企业的调查心得。
事实上,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给人的印象不仅是规模大,更有新品迭出。就拿最近来说,4月传出消息,用了近3年成功研发出的新品泊链钢顺利通过认证,成为世界首家获得R6级系泊链钢认证证书的企业;本月中旬召开的商品坯、海工板及深加工战略用户研讨会,表达了在2-3年内将连铸大圆坯、海工板等能源用钢打造成世界知名品牌。
值得企业借鉴的经验,或许就在该集团董事长俞亚鹏最近的一次集团内部讲课里:比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研发要舍得投入”“创新是企业腾飞的翅膀,创新并非高不可攀”“加快创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特钢企业集团,要与国际一流企业对标,找差距点,找发展点。”
“精耕者”在无锡企业中不少见,他们正不断带来迈向产业中高端的“进的变化”。“在产业强市主导战略下,制造业更有了坚守主业的底气和信心,”无锡市工信局相关人士解读,无锡光伏、汽车、机械等行业之中,很多企业都坚守“初心”,有的即便曾经处于低谷、遭遇过“冰火两重天”,也能舍得投入、寻找到新的窗口。来自无锡市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5月,无锡市二产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6%,占固定资产投资45.7%。
企业抵御风险各有各的“鲜招”,城市产业抵御风险的力量来自哪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1-5月,无锡市全市33个行业大类中,27个实现同比增长。
产业的起伏周期的不同,叠加到“多兵种作战”的城市产业结构中,便出现轮番领涨、你追我赶的产业风景。去年,汽车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传统燃油汽车市场需求持续下滑,新能源汽车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虽然无锡汽车行业主要面向燃油车且以零配件产品为主,但一汽锡柴、博世汽车等重点龙头企业主要配套商用车,运行较为平稳,随着领途、大通、中车等新能源汽车的逐步达产,会打开无锡汽车产业的新空间。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和商务部关于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方案的出台,业界普遍解读产业和消费的升级,客观上将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
同样的转机还出现在光伏行业之中。光伏产业受“531”新政影响,去年6月后国内市场迅速进入冰冻期。近期国家能源局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平价上网项目建设,随着技术和成本逐步贴近平价上网,国内光伏市场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在经济波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较为完备平衡的产业结构拥有较好的柔韧性。”无锡市工信局运行处相关人士说,这恰是无锡产业的真实写照。
近几年的工业经济运行图呈现了这样一种动态的演进:
2017年,冶金、电子行业是全市工业增长的主力军;
2018年,冶金、石化行业成为领涨行业;
今年则是机械、冶金行业作为主要支撑。
显然,均衡的产业结构,带来无锡较为牢固的稳增长基础,同时也赋予产业发展以信心。
下阶段的市场走向,企业最为敏感。他们观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