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6-27 06:00 的文章

过剩压力加大 塑化行业借助期货东西寻突围

过剩压力加大 塑化行业借助期货东西寻突围

魏书光/摄

证券时报记者 魏书光

本年的石化塑化行业有点难!一方面是上游新增产能连续扩张,代价连续下滑;另一方面是商业摩擦等因素下,下游需求整体不太乐观,库存去化缓慢。面临这些海内外供需的剧烈变化,海内聚烯烃为主的塑化行业财产链企业,若何突围?

昨日在“2019年塑料财产大会”上,浩瀚行业专家和领军企业配合研判形势和对策。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塑化行业的领军企业正在通过自动介入期货市场,操纵期货商业的代价发明、套期保值等功效,对冲代价大幅颠簸带来的风险,甚至不停能力进级,借助场外期权、含权商业等新型衍生品东西,增长客户的黏性。

会上,大商所总司理王凤海透露,下一步大商所将连续创新增量供应,平稳推出苯乙烯和粳米期货,研究液化石油气、集装箱运力等期货物种。

供需形势

恐将进一步恶化“石化行业的部门财产链面对较大过剩压力。”中石化经济技能研究院专家吕晓东暗示,2019年整个石化行业周期下行趋势进一步明确,估计将来整个石化行业平均增速程度还将降落到4%阁下。出格是从供应端来看,中国化工产能大范围扩张近些年孝敬了50%以上的全球新增产能,整个石化行业红利盈利期在将来几年即将消退。

中石油华东化工贩卖公司信息部副司理许彦认为,“国产聚烯烃财产供给方面,在2019年底跟着浙江石化、恒力石化及部门煤化企业工二期的陆续开车,加上后期乙烷、丙烷脱氢制烯烃的大批上马,海内聚烯烃供给将进入群雄逐鹿期间。”

山东道恩化学有限公司总司理杨书海也有同感。杨书海说,从2013年最先,聚丙烯、聚乙烯的装备审批权下放到各省以来,新增产能集中上马,将来3年~5年,聚烯烃的产能增幅将是2018年产能的70%。估计2019年整个下半年海内将有500万吨、外洋将有800万吨的产能陆续开释。

一方面是产能激增的供应,而另一方面则是连续增加乏力的需求。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海内塑料成品产量增加率仅为3.5%,继续延续低增加态势,商业摩擦对市场影响显著。中国出口美国的聚烯烃成品约280万吨,加上附着物出口估计是130万吨,到达了410万吨,这部门成品约占中国聚烯烃表观消费量的7%阁下。

在供需失衡的形势下,自客岁下半年以来,PP(聚丙烯)、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塑料产物代价连续下行。本年6月中旬,拉丝级PP华东出厂价约8540元/吨,7个月跌幅到达24%;同期薄膜级LLDPE的山东地域出厂价下跌16%。

塑化企业借助期货

奉行订价新模式

代价下行的同时,塑化财产链上下游企业谋划坚苦重重,但因为海内已经上市PVC(聚乙烯)、 PP(聚丙烯)、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二醇等塑化品种,更多企业自动介入期货市场,操纵期货商业的代价发明、套期保值等功效,对冲代价大幅颠簸带来的风险。

浙江特产石化有限公司总司理袁小明先容,本来他们跟客户之间红利模式更多的是博弈性的,可是这两年这种博弈的红利模式他们慢慢不消了,特产石化此刻的定位是给中小用户办事的。

袁小明说,“举个例子,好比行情涨价,本来我们可能想赌行情,不肯意卖货,此刻行情涨价,我们但愿下游向我们买货,由于营业量大了,我们可以用一些金融东西来对冲,我现货卖掉,期货可以买进,此刻谋划模式已经多样化。”

“我们也乐意把红利的一部门让给客户,通过买期权,给客户提供掩护,那么客户也更乐意跟我们互助,提高客户跟我们的黏性,我们此刻给客户提供许多办事,像点价营业、含权商业等。”袁小明暗示。

在塑料原料经销量名列天下前线的浙江嫡控股公司,也同样在努力开展期货订价。嫡控股与上海赛科石油化工公司开展了远期保价生意业务的创新营业。上海赛科石油化工公司聚丙烯营业司理谢令先容,两边通过确定基差解决了期货代价与赛科产物的代价差异问题,卖方赛科购入看涨期权,解决了赛科怕卖自制的问题;买方客户购入看跌期权,解决了客户怕买贵的问题,而用远期货品结算和交割则是解决了客户的资金压力。如许,赛科有了最低保底贩卖价,客户有最高限顶采购价。

谢令认为,“上游石化企业操纵固定基差,锁定最低贩卖价。中游分销商操纵固定基差,锁定最高采购价。再由下游实体企业向中游分销商采购,现实上形成了双向对冲,实现闭环生意业务,合理规避风险。”

更多石化期货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