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成为图书市场最火门类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文体新闻
都市快报 记者 潘卓盈 电商年中大促刚刚过去,很多人开始疯狂晒单。有趣的是,身边不少朋友晒的都是童书——“囤童书囤到嗨起”“大学毕业后N年没有碰过书了,没想到,因为孩子重新爱上买书了”…… 从数据看,童书确实非常受欢迎。近日,京东图书、当当图书等平台陆续发布6·18图书品类战报。其中,京东的数据显示,童书牢牢占据图书品类榜榜首位置,成交额同比增长53%。 实际上,从近两年的各类图书战报中,我们都能读出明显的信号——“童书”销量的增速格外迅猛。此前发布的《2019图书阅读报告》中,全国30多个省会、直辖市、地区,除了重庆、贵阳、拉萨三座城市排名第一的是中小学教辅、考试用书外,其余城市无一例外,销量夺冠的统统都是童书。 一个孩子4岁的辣妈透露,她加入童书“剁手”大军的原因是:“现在的童书太好玩了,立体书、推拉书,发声书等等,连大人都很喜欢。买买买根本停不下来,儿子常常吵着要读,童书发展创新很快,现在的孩子真的很幸福。” 销量 20年前倒数第二,现在逆袭成冠军 上个月的“少儿出版结构性调整与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北京开卷数据总经理蒋艳平就针对当下童书市场带来最新的数据解读:“童书出版从20年前的倒数第二位如今已经发展到第一位。” 这个逆袭是如何完成的?实际上,在整个图书市场,童书2015年还只排名第四,2016年跃居到了第二。据《2017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到了2017年童书为整个图书销售市场贡献了三分之一以上的销售额,成为销售排名第一的图书品类。受到读者欢迎的童书中,儿童绘本市场异军突起,并且呈现持续大规模扩张的态势。 这个时间点和2016年全面开放二孩非常吻合。是“二孩时代”的到来,刺激童书行业崛起吗?出版业内多位人士分析,影响有,但不全是,应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条件促成了其全面扩张。亲子阅读、教育理念的更新,加上80后、90后纷纷成为父母,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童书行业的蓬勃上扬。另外,出于对儿童视力的保护和担忧,虽然很多父母自己已习惯看电子书,但给孩子的阅读上,仍然坚持选择纸质书,这让童书在电子书时代,依然有了不可动摇的强大生命力。 曾在英国读研、回国工作的童女士是童书消费的忠实拥趸者,这位80后二胎妈妈有两个女儿,分别是3岁和7岁,在她看来,“欧美国家都非常重视家庭里的儿童阅读。从小为孩子提供书香环境,培养阅读兴趣,扩展知识和视野。现在国内的优秀童书越来越多,我觉得是好事。” 数据 去年,全国父母人均购买童书8本 人均花费超过320元 今年儿童节期间,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通过用户的童书消费行为研究,联合京东图书共同发布了《2019京东童书消费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父母人均购买童书8本,人均花费超过320元。这仅是一个平台的数据,而且,中小学教辅类图书并不算童书,没有计算在里面。 究竟是谁在买买买,成就了这支童书“剁手”大军,又有哪些童书最受父母欢迎呢? 过去,提到童书,父母第一反应是儿童文学。现在,童书的概念已经今非昔比,亲子绘本、科普百科、国学文化、幼儿早教、英语启蒙、学前教育、分级阅读等都非常受欢迎。这些年传统文化渐热,也涌现出了大量少儿国学图书,成为童书市场的一匹黑马,《故宫里的大怪兽》《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类的百科图书就十分畅销。 父母学历、年龄,以及所在城市,对童书的购买抉择影响非常大。大数据研究院分析,85%以上的童书购买群体学历在大专以上,图书用户是消费者中的高知群体,而童书用户又是所有图书用户中的顶层用户。从数据来看,高中学历的父母偏爱文学和国学类童书,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父母更喜欢买英语和原版卡通动漫类图书。当五、六线城市销量最大的还是儿童文学书籍时,现在一、二线城市热销童书已被英语启蒙、少儿科普、智力开发、儿童期刊等所代替。 变化 家庭亲子阅读越来越受重视
童书成为图书市场最火门类
2019-06-24 12:14:53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