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6-22 15:35 的文章

海印股份复函五大看点:92%有效率竟是参考国外新闻?

新浪财经讯 自舆论发酵以来,海印股份(000861)身陷“非洲猪瘟疫苗”的罗生门。在被农业农村部发声“打脸”,然后“甩锅”笔误后,6月21日深夜海印股份发布公告,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的10连问。然而海印股份的复函非但没能说服投资者,反而引发了更高涨的质疑和讨论。

热议的关注点之一在于“今珠多糖注射液”92%有效率的数据来源。海印股份表示,“今珠多糖注射液”的专利正在申请,该专利尚未正式取得。而92%有效率的数据来源是基于西班牙兽医健康监测中心一研究员的报告,参照其利用13头野猪做的首种口服疫苗具有92%有效性的新闻,结合目前复养试验的实际结果。

对此,有兽药行业的人士在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表示,参考国外实验数据和新闻的做法并不科学,这是因为国外实验与今珠公司复养试验中的猪品种不一样,以“生猪”代替“野猪”,易感者不一样,所以抗毒能力也不同。

非洲猪瘟“疫苗门”的开端要追溯到6月11日海印股份的一则公告。海印股份称拟与许启太、海南今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今珠公司”)签署《合作合同》,投资天然药物领域,为“非洲猪瘟”防治疫苗的投产做准备,涉及金额约为人民币9亿元。

协议签订后,公司拟根据合同约定为许启太及其研究团队提供1亿元作为履约保证金,并在2020年6月30日前有权通过现金支付及非公开发行股份等方式收购今珠公司30%股权。

在短短几天内,非洲猪瘟“疫苗门”在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随后,海印股份不仅遭农业农业农村部发声“打脸”,农业农村部称“尚未受理过任何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预防治疗药物或疫苗”。

此外,公司还收到深交所关注函,针对“今珠多糖注射液”的专利情况、今珠公司的经营情况、许启太的从业经历和研发资质、公司实控人减持情况等问题展开10连问。对此,新浪财经围绕海印股份的复函,梳理了五大看点。

“今珠多糖注射液”是否取得专利?

根据公司此前公告,许启太及其团队成功研制了“今珠多糖注射液”并拥有专利权(含专利申请权),可以实现对“非洲猪瘟”不低于92%有效率的预防,许启太系今珠多糖注射液的专利权人之一。公司拟与许启太团队合作,支持“非洲猪瘟”的防治工作,为“非洲猪瘟”防治疫苗的投产做准备。

然而,新浪财经6月12日曾报道,“今珠多糖注射液”专利尚未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在案,未有官网公示相关信息或证明已取得相关部门批准。而根据农村农业部的通知文件,开展非洲猪瘟病毒实验活动应当获得相应行政许可,相关实验活动应当实行全程监管,实验室要全面开展生物安全检查。

6月13日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里也针对“今珠多糖注射液”的专利申请情况、研发情况、医学定义等问题要求海印股份说明相关情况。

实际上,在正式复函深交所之前,海印股份6月17日发布公告重新“定性”了“今珠多糖注射液”系以南药为原料制备的兽用制剂,并非疫苗。

公司公告称“疫苗”一词从未在《合作合同》中出现,6月11日发布的关于签署《合作合同》的公告中将“为非洲猪瘟防治注射液的投产做准备”表述为“为非洲猪瘟防治疫苗的投产做准备”,系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的错误表述。

在此前提下,海印股份回复深交所时称,“今珠多糖注射液”的专利正在申请,该专利尚未正式取得。公司在与今珠公司和许启太合作前已知悉许启太及其团队研制的“今珠多糖注射液”正在修改专利申请书。

依据《专利法》,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包括受理、初审、公布、实审以及授权五个阶段,专利申请人在收到《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只意味着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自动受理,未来还需经过一系列审查流程后,才能决定是否予以核准。

因此,海印股份在复函中也提到,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通过时间一般约为3年左右,能否取得审批及审批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92%预防有效率有何数据来源?

非洲猪瘟“疫苗门”引起资本市场热议的另一个关注点,则是“不低于92%有效率的预防”的说法。在关注函中,深交所也进一步追问了有效率数据的具体来源,以及公司是否有官方证明或其他支持文件。

海印股份回复深交所称,92%有效率的来源是参照西班牙兽医健康监测中心研究员何塞-安赫尔-巴拉索纳博士报告的利用13头野猪做的首种口服疫苗具有92%有效性的新闻,结合目前复养试验的实际结果。

复养是养殖业术语,指利用买进的种苗繁殖饲养。那么,何为复养试验?海印股份解释,复养试验是在非洲猪瘟疫区解除封锁后,在经消毒处理后的规定时间内,对健康生猪进行复养。如果经注射“今珠多糖注射液”的健康生猪在被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养猪场中能存活,则说明药物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