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10-01 02:29 的文章

TCL、华星光电、天马:QD显示的布局

随着中国厂商的快速扩张,显示屏生产产能在过去几年间产生了巨大的飞跃。随着显示屏产能的逐步扩展,显示屏的平均售价ASP也在过去几年间逐步走低,并导致不少面板厂商亏损,并逐步的退出显示屏生产市场的竞争。

进入2020年,受到韩国面板厂关厂去LCD产能影响和COVID-19疫情催生了一大波中大尺寸显示面板需求的行情,各个面板厂在过去的几个月间相继的提高了其LCD显示屏和模组的售价。不停上升的ASP诚然能在中短期内解决显示屏生产厂财务的问题并带来较为可观的收益,但是在显示屏主要生产技术在未发生较大技术变革的前提下,在未来2-5年内,各个中国面板厂依然有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兴起新一轮的产能扩展和更加激烈的价格战。

为了保障未来的利益,各显示屏面板厂不得不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开发新型显示技术,并期待该显示技术在能带来就好的潜在收益的同时,亦有较高的技术壁垒来阻止其他厂家的介入。

各面板厂研究新型显示技术的原因

TCL、华星光电、天马:QD显示的布局


 

从现在显示技术走势来看,大概可以分为OLED和LCD两个方向。

AMOLED: 小尺寸上是依托着蒸镀技术为主的FMM RGB分色蒸镀技术,而AR/VR 和 大尺寸上主要以WOLED + CF方式为主。

TFT LCD: 该技术覆盖了大、中、小多个应用领域并存在着各种技术变种,比如LED BLU、QD色转换、Mini LED BLU、DuelCell等等。

现有技术的风险点在于:

从显示面板小尺寸运用来看,FMM为主体的蒸镀技术在短期内应该还是为技术主流。其技术改进的方向是从LTPS走向LTPO、加入CF并取消圆偏光等技术革新改进。于此同时,在三星的推动下,FMM AMOLED技术会逐渐的走向IT面板等运用领域。但是随着面板尺寸的增大,FMM工艺的制作难度也会增加,从而导致成本的上升和竞争力的下降。

从显示面板中大尺寸运用来看,LCD技术也会在中短期内为技术主流。但是对于LCD而言,其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对于同行业竞争者来说,无论其怎么进行改进,该技术的准入门槛都不会太高。这代表了在足够资金的支持下,大部分以LCD技术为基础的创新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被竞争对手进行模仿,从而失去其竞争力和利润。

介于此,显示面板厂心目中的理想的新型显示技术需要满足以下几个特点:

存在一定技术壁垒,使得对手不能进行快速的模仿。

该技术有一定可行性,且在实现较好的显示效果的同时,能够有特殊的宣传点和卖点以便和常规LCD产品进行差异化竞争。

基于以上的考虑,国内2个龙头多年前均开始对各种新型显示技术展开了广泛的预研,而印刷显示OLED | QD是两家公司做得最认真的一个技术。

除了京东方和TCL,三星显示、LG Display、友达AUO和JOLED对该技术均建立的较高级别的研究机构和实验产线。

TCL的布局

在2020年里,TCL华星光电在印刷显示技术开发上爆料不断。

TCL先是高调的入股JOLED。

其后改进其实验线体并增加其研发能力。

最后爆出在广州460亿基于印刷打印的新T8项目。

可见TCL在国内面板厂中是对印刷显示技术推行的最为积极的一个。而对于行业内的人来说,这些一连串的动作是TCL早已在多年对印刷显示技术深耕和积累的结果。

对于Flat Panel Display (FPD) 业内人而言,均知道TCL在印刷显示技术采用的是Kateeva的技术,且其印刷显示研发部位于TCL华星光电T1和T2的厂区当中。但是TCL对印刷显示技术的积累远早于此。

早在T1 & T2内印刷显示研发部建设之前,华星光电就与TEL有过接触,并制作了大尺寸的印刷OLED器件。(具体时间实在是找不到了,以后找到了再加上。)

在2014年,TCL在华星光电内部设置印刷显示研发部的同时,亦建立了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来并行的对印刷显示技术新开发。

在2016年,华星光电和聚华印刷显示均购买了Kateeva的Gen 4.5 Inkjet 打印机,并在后续的几年中成功的展出了多个32寸印刷制作的FHD和4K OLED、QD和Hybrid OLED的展示品。

TCL在2019年开始对印刷柔性OLED技术进行开发并成功展出样品。

进入2020年,TCL通过增加购买PI涂布机等设备的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其开发柔性印刷显示技术的能力。

从技术走势来看,TCL的目标是将印刷技术和柔性技术相结合,并运用到高端电视等大尺寸面板运用领域。

从机构的设置上看。TCL的印刷显示研究团队分别放置在:

华星光电: 以量产为目的进行技术储备。其拥有Array制程、OLED制程(打印+蒸镀)、封装、模组、整机研发能力。随着后续PI Coater的到来,其也会有制作柔性基板的能力。该机构印刷设备为1台Kateeva Gen 4.5 IJP打印机和多台200 mm x 200 mm Fuji Dimatix 与 Notion System研发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