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主场景走向线上 未来教培行业如何有效破局?
随着在线教育的持续走热,传统教培行业的线下服务场景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同时,受到底层基础技术的迭代和5G等互联网设施的不断升级,教育服务在线化的过程改变了原有的学习形态,整体呈现出不可逆转的趋势。8月17日,阿里钉钉联合支付宝共同推出了面向教培机构的全产品链解决方案,并免费开放给全行业。业内人士指出,是否拥有数据化能力,未来会成为教培机构发展的分水岭,而对于占据全国90%以上市场规模的中小教培机构而言,在即将到来的教培4.0时代里亟待观念更新,积极拥抱数字化。
主场景转移线上
魏坤是河北邯郸市今朝教育培训学校的运营老师,全校超过30位授课老师,只有魏坤一位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在经历了老师课件乱码和教学内容和无法正常显示后,魏坤所在的机构意识到,“在线”不是简单的线下向线上转移,而是从意识到能力的升级。
事实上,大量的线下培训机构在过去半年里经历了一场被动“教育主场景转移线上”的洗礼。 支付宝新教育业务部少儿及教培业务总监吴伟军强调,疫情改变了教与学的习惯,首先体现在服务数字化,即服务在线化的用户;其次是授课数字化,线上授课模式课程的设计、教材都要调整;然后是招生模式和管理数字化,锻炼培养线上招生能力。
今年1月30日,致力于3-12岁儿童课外兴趣教育的杭州柠萌之家把1000多名是学生的教育搬到线上课堂。从2月持续到6月,柠萌之家的课程在线上顺利完成。7月份开始,线下课程逐步恢复。“接下来,即便疫情过去了,我们的线上课程仍会保留,柠萌之家会走线上、线下双驱动的路径。”柠萌之家创始人肖冰表示。
作为一家典型的中小教培机构代表,柠萌之家接入数字基建大平台的背后,是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于传统教培行业的深度赋能。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志敏认为,当前中国教培市场规模超过3万亿,亟需一个类似淘宝赋能电商的基础设施,来做教育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分配,提升教与学的效率最大化,同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数字技术为教育赋能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本,为每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推动实现因材施教。
数字化缺口大
8月17日,阿里巴巴合伙人,钉钉教育负责人方永新在未来教培钉峰会上公布了“数字化创新力”计划并成立联盟机构,该计划将在生源拓展、成本控制、教务管理、在线开课、家校服务等方面提供多项措施,提供价值亿元补贴普惠教培行业,帮助1万家教培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
据悉,此次发布的在线课堂、教务管理、班级群收款、招生引流等产品将开放给教培机构使用。“我们继续免费开放在招生管理、在线课堂、教务管理等产品。和支付宝合作推出的群收款产品也将免费开放,并在税费上提供优惠。”方永新表示。业内人士指出,钉钉在进入学生网课和学生号两个课堂场景后,又开始通过推出教培产品来覆盖第三课堂场景。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型校外培训机构约有90万家,占2019年教培行业市场份额的95%,这些中小型教培机构大多缺乏数字化人才及平台的支持。依靠类似于钉钉、直播云等平台来开设线上课,以节约管理成本和招生成本。
实际上,教培行业正在经历从名师化1.0时代、标准化2.0时代、线上化3.0时代到数字化4.0时代,而数字化时代的代表教学模式则是OMO。在钉钉副总裁傅徐军看来,虽然在线教学渗透率不断提高,但以双师直播大班课为主的在线模式,受本地化内容的限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学习效果。基于线上+线下的OMO小班教学模式会让学习更有效。
傅徐军谈到,在线教育短期来看,会有几家头部机构充分竞争,但由于教育市场需求多样化,以大量小微机构形成的“蚂蚁雄兵”会是常态市场格局。而随着全国的线下培训机构陆续复工复产,教培机构对于OMO模式的理解需要更加深化。
亟待观念转型
根据《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显示,教育支出已经占到中国家庭年支出的50%以上。51.24%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消费比家庭其他消费更重要。而据德勤的相关数据显示,在十年前,家庭教育支出仅家庭总支出的7%。
真格教育基金合伙人葛文伟认为,目前的教培市场状态正在从哑铃型走向水滴型,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从疫情前的5%提升到到疫情后的25%,证明教培市场的刚需仍在。而是否拥有数据能力,将会是未来教培机构的分水岭,以数据能力为区分的竞争时代来临,带来的改变不再只是线上线下的迁移,而是教育所有环节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