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8-12 05:14 的文章

等于被三振的三倍券

  上周台“主计总处”公布,台湾地区第2季的经济成长率为-0.73%,比原先估计的0.5%大幅下修1.23%,台湾上半年的经济成长率因而只剩下0.41%。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大家预期下半年的景气可能回温,但能否让全年的经济成长率维持1%以上,实在令人担心。事实上,7月中旬,台“中研院”估计今年全年的经济成长率只有1.15%,如果把第2季的实际成长率只有-0.73%放进去模型中修正的话,今年全年的经济成长率应该是达不到1%了!

  导致“主计总处”预估经济成长率大幅下修最主要原因,在于第2季岛内消费成长率比预期的要低很多。依数据显示,今年第2季的民间消费成长率为-5.13%,比第1季的-1.58%还要低许多,因此造成岛内需求不足,从而拉低了今年的经济成长。

  而造成岛内消费不足的原因当然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一方面,民众足不出户,造成观光、餐饮与其他产业大幅衰退以外,海外来台的观光客人数大幅减少,也是造成岛内消费不足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

  今年只有1月份还有一些观光客进来,2月以后观光客来台人数几乎就降到零。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民进党当局严格管制入境,导致第2季的国际来台人士几乎降到零。

  不久前,观光局公布今年上半年外籍来台人数只有126多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471万人;而下半年国际来台人数将会更少,这些观光与商务人士来台的支出将会大幅减少。若以去年全年1184万人次来台观光人数估算,今年台湾国际观光收入减少将会接近4000亿(新台币,下同),这对于岛内消费而言会是很大的一个打击。

  另一方面,去年台湾离台人数达到1710万人次,这些人的支出总合超过8000亿新台币,其中很多被岛内航空公司以及岛内的旅行社所赚走,现在这些人的支出也几乎都不见了,因此会进一步让相关产业的收入大幅减少,而形成了进一步的消费不足。

  虽然,6月下旬出现所谓的“报复性消息”与“伪出境”的说法,使得岛内各观光景点增加了许多游客,但是暑假结束之后,能否仍有这么多的游客,同时对提高岛内消费的效果如何,可能仍有待观察。

  另外一个指标是,“主计总处”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已经连续6个月出现消费者物价指数负成长的情况,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岛内消费不足,造成需求疲弱,以致物价下跌。在物价疲软的情况下,岛内厂商对于生产的意愿会更低,恐导致出现通货紧缩下的消费与生产同时减少的窘境。

  当然,岛内的经济也不完全是坏消息,比方说,岛内的股价与国际股价同步屡创新高,而且到目前都还维持在一个相对高点上。问题是,虽然岛内股价指数很高,但是几乎都集中在电子股和资通讯股上面,比方说,台积电、联发科和联电等。而这些股票被外籍人士所持有的比例非常高。也就是说,股价市值上升所可能带动的财富效果会非常有限,因此对于刺激岛内的消费也同样有限。

  另外一个与岛内消费有关的就是民进党当局的振兴经济政策,其中行政机构推出振兴经济的三倍券,总支出为511亿元,动滋券20亿、艺fun券12亿、农游券12.5亿与客家券1.3亿,合计只有556.8亿,预期对台湾经济成长率的贡献最多在0.1%到0.2%之间,因此对于刺激台湾的经济效果会非常有限。与国际观光客无法来台所造成的损失可能接近4000亿相比,我们就可以看到行政机构推出振兴方案的规模是如何不足!

  总而言之,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人员流动几乎完全停滞,台湾地区也不例外,此举将会造成岛内消费的大幅萎缩,即使有所谓的“报复性消费”和“伪出境”,可能也很难弥补海外观光客减少所造成需求不足的情况。而且,在国际疫情持续延烧的情况下,台湾地区边境管制很可能会持续到明年,国际观光客会一直无法来台,因此对于岛内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会持续下去。笔者认为,民进党当局对于刺激岛内消费的振兴政策应该要有更大、更有效的做法,否则台湾地区的经济可能还会持续低迷下去。

来源:中时电子报

等于被三振的三倍券

标签:

责任编辑:黄荣亮

相关新闻

英国银行业遭受疫情和“脱欧”双重夹击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经济参考报》11日发表王慧慧撰写的报道《英国银行遭受疫情和“脱欧”双重夹击》。文章摘要如下:   近日,英国主要银行陆续发布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英国银行业利润大幅下滑,预期信贷损失拨备骤增。除疫情因素外,英国银行业还面临“脱欧”风险,行业前景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财报显示,汇丰银行上半年利润仅43亿美元,同...

不满应对疫情方式、担忧国内政治氛围,美国放弃国籍者骤增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