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6日周四晚间股市行情央视新闻联播一览
习近平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我国将于2021年开始实施“十四五”规划,目前党中央正在组织制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议。根据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和规划建议编制工作安排,有关方面近期将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干部群众、专家学者等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建议。
【权威访谈·乘势而上奋勇前进】刘昆:积极有为推动财税政策落地见效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今年以来全国财政收支差距明显加大。如何解决收支压力?如何保障各项民生支出?财政政策今年又将如何发力?来看本台记者对财政部部长刘昆的专访。
今年以来,受疫情冲击、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0.8%。今年财政各项目标任务是否能完成?对此,刘昆介绍,二季度以来积极因素明显增多。
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财政政策做“加法”,发行1万亿元的抗疫特别国债,重点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疫情防控。目前,扣除省级按规定留用部分后,部分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至市县基层。
把资金直接发放到基层,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一大亮点。通过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今年新增财政赤字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筹集的2万亿元能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截至7月29日,实行直达管理的1.7万亿元资金中,省级财政部门已细化下达1.50万亿元,市县财政部门已细化落实到项目1.29万亿元,为落实“六保”任务、实施减税降费提供了有效的财力支撑。
此外,受疫情影响,今年一些地方政府的日子不太好过,有些地方政府出现了财政紧张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刘昆介绍说,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成为今年财政工作的硬任务。
刘昆介绍,在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做“减法”没有停,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仍继续推出,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将超过2.5万亿元,“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真抓实干各地重大工程项目有序推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各地坚定信心、乘势而上,积极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总投资431亿元、全长358.8公里的太焦高铁昨天(8月5日)开始启动静态验收,预计年底实现通车。通车后,山西太原到河南郑州用时将由现在的10小时缩短为2个多小时。
国家重点工程兴泉铁路控制性工程——鸡冠山隧道也在昨天顺利贯通,这是兴泉铁路近两个月内贯通的第3座隧道。兴泉铁路全长约498.8公里,线路起自江西兴国,终到福建泉州港,全线预计2021年建成通车。
在山东,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截至六月底,今年250个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102.2亿元,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总投资23.7亿元的山东半岛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在胶州加紧建设,项目将有力提升当地高效设施农业产业优势。
各地城市交通建设也在快速推进。在哈尔滨,地铁三号线二期工程正式完成长轨铺设,为按期通车奠定了基础。在南昌,地铁4号线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全长3.06公里的过江隧道实现双线贯通。
在云南,惠及当地35个县(市、区)1112万人口的滇中引水工程阿子冲1号隧洞日前顺利贯通,这是滇中引水工程全线58座隧洞中第二座贯通的引水隧洞。在贵州,当地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夹岩水利枢纽开始进入后期建设阶段。工程完工后,将为毕节、遵义两市10个县(区)267万人口提供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用水。
全国农村地籍调查年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