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7山东新闻
(推动乡村振兴 打造齐鲁样板栏目曲)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根基。梁山县大路口乡油坊村在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帮助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仅用两年,就由一个集体收入为零的“空壳村”,转变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请听报道:
【压混】眼下正是木耳收获期,在油坊村的木耳生产基地里,村民王月芹正忙着采摘和晾晒,能在家门口干活致富,在以往可是王月芹想都不敢想的。油坊村是东平湖库区移民村,之前村民收入主要靠种地和外出打工,村里有2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梁山县大路口乡油坊村党支部书记王德海:
【农村思想理念跟不上,没有往产业上发展的想法,导致(村集体)经济发展跟不上去。】
2018年,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到来为油坊村的发展带来了希望。服务队因地施策,整合资金100多万元,建设了16个木耳大棚,采取“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强化种植管理。省派梁山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迟云:
【让老百姓吃上定心丸,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聘请了技术员,让技术员长期在这里靠上指导,对管理人员进行人才培养。】
种出好产品,还得擦亮品牌,卖出好价格。为此,服务队注册了“桩寨”木耳品牌,并请专家设计了产品包装,提升了木耳的档次,逐步打开了销路。村民王小菊:
【一年收入四五万块钱,生活也提高了,过得很幸福。】
第一年种植木耳就喜获丰收,尝到甜头后,油坊村今年又新建了20个大棚,并将之前的16个大棚租赁给村民管理经营。既保证了村民的稳定收益,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迟云:
【就是想在我们(服务队)走了以后,给地方留下一套好的发展机制,留下一套好的发展理念,让老百姓能够把我们现在开展的项目,健康地发展下去,争取经过几年的发展,有一个好的收成。】
产业兴旺了,致富奔小康之路越走越宽。如今,油坊村利用周围近百亩荒地,发展金蝉养殖,并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运营实现增收。油坊村党支部书记王德海:
【三年以后,预计村集体收入能突破百万元,这部分收入,集体留一部分作为基础资金,剩下的分给群众,让每个群众都得到实惠,都能奔小康致富。】
山东台记者王镇富、张杨报道:
昨天(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干杰到德州市、聊城市,冒雨实地调研检查黄河山东段、徒骇河、水库等防汛和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李干杰来到南坦险工、大庞控导、艾山卡口,实地检查黄河防汛物资储备、黄河险工险段工程建设情况,察看流量和水位变化,与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现场分析研判黄河水势汛情和防汛措施。他强调,要密切关注黄河上游来水情况,紧盯雨情、水情和汛情变化,加强巡堤查险,及时消除隐患,确保防洪工程安全。要备足备齐防汛抢险物料,有针对性预置布防抢险救援力量,加强实战演练,做好万全准备。
在徒骇河南营闸,李干杰详细了解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流量变化和开闸放水情况。他指出,要严守汛限水位红线,科学调度防洪工程,采取“拦、分、蓄、滞、排”等措施,拦洪错峰,提前预泄,减轻下游防洪压力。要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实施生态流量调度,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
如意湖水库是禹城市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水源地。李干杰实地察看水库设施建设和蓄水量,详细询问生活、农业和工业用水保障情况。他强调,要做好安全巡查,强降雨期间加密巡查频次,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快补齐水利工程建设短板,不断提升防洪蓄洪和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
来关注强降雨天气:从5号下午开始,山东多地迎来大范围降雨,鲁西北、鲁中南部、鲁南等地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省气象台数据显示,5号晚上8点到今天(7号)早上6点,全省平均降水量64.3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微山刘庄站,318.8毫米。全省超过250毫米区域站共10个。
省气象台今天(7号)早上6点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和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受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预计今天(7号)白天到夜间潍坊、青岛、日照、枣庄、临沂有中到大雨(17~38毫米),部分地区暴雨(50~100毫米),局部大暴雨(100~250毫米),最大1小时降雨量可达40~60毫米,并伴有雷电和局地7~9级雷雨大风;其他地区有小到中雨(5~17毫米),局部大雨(25~50毫米)。
山东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