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商银行1000亿元金融活水支持稳企业保就业
7月24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农商银行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务工作情况。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临沂审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永法介绍有关工作情况,党委委员、副主任毛晓辉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全市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传承“农信大挎包”基因,坚守本源主业,加大信贷投放,全力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有效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截至7月23日,全市农商银行累计投放贷款突破1000亿元,投放总额达102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217.2亿元,较年初增加185.5亿元,增长9.13%;各项贷款余额1388.4亿元,较年初增加115.2亿元,增长9.05%;存贷款总量、增量均居全省农商银行系统第三位,居全市银行业首位;涉农贷款余额918.1亿元,占全市银行业的35.3%;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72亿元,占全市银行业的19.2%;发放扶贫贷款余额9亿元,占全市银行业的50%;疫情期间累计向社会捐款769.6万元;上缴税收9.45亿元,同比多缴0.73亿元,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一、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新机,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务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全市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拓宽服务渠道,主动跟进实体企业融资需求,确保防疫和民生领域的金融需求优先满足、贷款优先发放、服务优先保障。一是建立“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信贷服务绿色通道。全面对接防疫重点保障企业和72家省级重点工业企业,推出“战疫闪电贷”“复工助力贷”等20款定制产品,并联合旅游、餐饮等行业推出“助旅贷”“助餐贷”,为9861户企业和商户发放疫情防控专项贷款25.9亿元,保障了防疫物资生产流通资金需求。扎实开展“金融护航行动”,建立22支金融辅导队,对企业“一对一”结对走访,向299家企业发放贷款31.2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复工复产。二是严格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坚持“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及时通过展期、无还本续贷、延期还本付息、增加中长期贷款等方式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累计为7191家企业办理续贷26.82亿元,为831家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31.4亿元,延期付息金额1886万元。全面落实LPR利率政策,推动中小微企业减费让利政策落实落地,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同比下降0.73个百分点,累计为556户企业减费让利1430万元。三是大力实施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计划。加强与山东省融资服务平台实时对接,深入开展小微企业“首贷培植”“百行进万企”专项行动,对各类小微企业分类施策、精准帮扶,今年以来共完成“首贷培植”5681户,占全市培植户数的68.4%,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24.9亿元,支持了一大批有前景、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转型发展。四是加大政策性信贷产品推广力度。加强“政银担”业务合作,为全市1891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鲁担惠农贷”4.9亿元;积极与财政、人社部门推广“创业担保贷”,已发放“创业担保贷”21.1亿元,带动1.7万人创新创业;加强与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合作,量身定制“小微企业循环贷”“民营企业贷”“微型企业主贷”三款信贷产品,已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6437户、8.8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担保难、融资贵”问题。
二、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加快普惠型信贷产品营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