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7-26 19:08 的文章

滨州市织密扫黑除恶“宣传一张网”

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我市坚持把宣传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阶段性重点工作,提前谋划,将宣传活动与特殊时间节点结合,巧用线上线下两个阵地,注重借助新媒体力量,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传播矩阵,推动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使“六清行动”提质增效。

提前谋划,将宣传活动与特殊时间节点结合

我市将系列宣传活动与特殊时间节点相结合,年初策划全年扫黑除恶宣传工作,将不同时期阶段的宣传活动及方式与重要时间节点紧密结合起来,在春节前夕、疫情防控时期、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国庆节等节日采取不同的宣传主题和宣传方式,结合五四青年节举办“扫黑除恶演讲比赛”,七一建党组织“向党和人民汇报 扫黑除恶听我说”主题宣传活动,实现扫黑除恶宣传工作亮点纷呈。在特殊时间节点结合好主责主业的同时迎合媒体宣传需要,实现政媒宣传“双赢”的局面。

传统的宣传模式是先有工作再开展宣传,属于“后置思维”,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需要。我市将宣传工作前置化,在部署开展督导检查、涉黑涉恶线索征集、行业领域整治等工作前,组织媒体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开展舆论造势和发布公告,提高群众知悉率,积极争取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提高工作实效性。我市督导组下沉县市区督导期间,市扫黑办提前组织市县两级媒体发布督导信息和举报方式,做到公告发布全覆盖,督导共收到涉黑涉恶线索举报300余条,为办案机关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线索证据,强力推动了我市“案件清结”工作进展。

与此同时,我市打破以往的党委政府与媒体之间责任单位提供稿件、媒体稍作修改进行发布的单向工作模式,建立双向联络沟通机制,媒体根据自身需求与各级扫黑办或责任部门做好沟通,提前交流所需素材和内容,责任部门根据媒体所需提供素材,在宣传工作中充分发挥媒体记者的专业性,合力打造高质量精品力作。

巧用线上线下两个阵地,两条线架构“一张网”

我市将扫黑除恶宣传引导工作机制制度化,将其作为八项工作机制的重点任务来抓,各县市区、各成员单位都确定专人负责宣传工作,组织市县30余家媒体、电台、新闻工作者组建“滨州市扫黑除恶政媒联系群”,重大涉黑涉恶案件办理情况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热点新闻由市县两级媒体同步转发报道,做到宣传全覆盖。

我市巧用线上线下两个阵地,打造两条线架构一张网的立体化宣传格局。在线上,综合利用报纸、广播、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闻媒介,聚焦扫黑除恶“六清行动”部署,在重要位置、重要时段和首屏显要位置开设专题专栏,采用综述、评论、消息、访谈以及制作刊播公益广告等形式,开展全媒体报道。结合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及时调整宣传思路,将镜头和笔触对准奋战在扫黑除恶战线上的政法干警,在“长安滨州”微信公众号和滨州日报开辟专栏,开展了“疫情防控不放松,扫黑除恶在行动”系列宣传报道,充分展示了各级政法干警辛勤付出,担当作为的良好风貌,相关报道被搜狐网、大众网、今日头条等20余家媒体转发报道,累计阅读量达100余万。

在线下,持续做好社会面宣传,在重要场所和人员密集地区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设置电子显示屏等方式,营造浓厚的的宣传氛围。在市政广场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通报会暨主题宣传日活动,通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的成果,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制作宣传展板布满广场四周,与会人士和人民群众积极踊跃参与“万人签名”活动。借助当下火遍全国的“夜经济”新模式,搭载“摆地摊”新潮流,组织开展“向党和人民汇报 扫黑除恶听我说”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制作摆放彩绘宣传展板、宣传海报,分发宣传手册、明白纸、纪念品,滚动播放扫黑除恶微视频、微电影、微动漫,设计游戏互动环节,为群众现场答疑解惑等形式向人民群众直观展示战果。全市设置展板1000余块,发放宣传资料20余万份、宣传物品10万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5万余人次,人民群众纷纷点赞,拍手称快。

借力新媒体,宣传从平面转向立体

新媒体时代,注重扫黑除恶宣传工作立体思维,我市紧跟时代潮流,借助抖音、快手、西瓜、微视等短频APP流行趋势,将涉黑涉恶案件办理、行业领域整治、创意类警示教育音视频作品碎片化、系列化,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同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自编自导制作了系列微视频、微电影和微动漫,通过新媒介传播特点,将扫黑除恶宣传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