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7-26 18:00 的文章

为企业转型“数字焦虑”开药方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中小企业经营受阻;加之与龙头企业相比,存在战略认识、数字技能、资金储备等方面差距,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找死、不转等死”的两难问题更加严峻——近日发布的《中国产业数字化报告2020》,对此开出“药方”。

  日前,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与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联合发布了《携手跨越重塑增长——中国产业数字化报告2020》(简称《报告》),针对数字化转型难题,开出了适合90%中小微企业的“药方”。

  《报告》研究负责人和主要执笔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报告》结合近年来国内重点行业领域产业数字化典型案例,就如何推动国内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短期突破口及发展趋势提出独到见解;通过数字化实践经验,为中小微企业赋能,有利于形成对上下游相关主体的支撑,真正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为企业转型“数字焦虑”开药方

  通过商品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关务流可全链条闭环互通互认和数字化运行,青岛海关实现了国内消费者在韩国跨境电商购物的商品下单、发货、报关、入境等十几个环节的全程追溯。图为一批来自韩国,实现全程追溯的商品正进入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仓库。 (新华社发)

  数字化转型有“五难”

  A股市场“扇贝又跑了”的难题,在数字化解决方案面前不堪一击——大连鑫玉龙海洋生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等规模的农产品养殖企业,不久前,通过与京东数科区块链的防伪追溯及“千里眼”视频手段合作,他们将海参的“育种—育苗—养殖—加工”各阶段生产信息均加入其中,实现全程透明可追溯。通过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养殖领域全流程,不仅能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延展开来,甚至还能防范类似“海参跑路”的审计问题。

  然而,并非所有中小微企业均像大连鑫玉龙这么幸运,能够迅速找到适合自身的数字化升级方案。《报告》认为,目前,受限于战略认识、数字技能、资金储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广大中小微企业仍面临数字化“转型找死、不转等死”的两难困境。这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自身数字转型能力不足,导致“不会转”;二是数字化改造成本偏高、自身资金储备不足,造成“不能转”;三是企业数字化人才储备不足,致使“不敢转”;四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不清,决策层“不善转”;五是企业多层组织模式不灵,中层领导“不愿转”。

  对此,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表示:“中小微企业转型必须认识到困难,价值创造是产业数字化的关键。”而这种价值创造方式与工业时代不同,是要建立在数据要素基础上,充分考虑数字生产力的创造性,并建立与之匹配的数字化生产关系,才能真正释放数字价值。《报告》是对近期党中央一系列数字化转型精神的全面解读,无论是对产业数字化的研究人员还是实践者,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1 2 3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