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7-17 08:02 的文章

并没有那么美好 直播带货隐秘的角落

如今,直播带货非常火爆。然而,表面的繁荣背后,更多的是辛酸。作为商家来说,他们想通过直播达人进行带货,大赚一笔。然而,坑位费付了,佣金也被抽了,货卖不出去的情况比比皆是,只是花钱赚吆喝。

直播带货入坑记

直播购物需理性 注意第三方平台及经营者资质和信用

如今,直播带货非常火爆。然而,表面的繁荣背后,更多的是辛酸。

作为商家来说,他们想通过直播达人进行带货,大赚一笔。然而,坑位费付了,佣金也被抽了,货卖不出去的情况比比皆是,只是花钱赚吆喝。

不少年轻人,梦想着成为李佳琦、薇娅这样的带货达人,满怀憧憬进入直播带货的行业,但带货没那么简单,说破嘴皮子也带不出货,一不小心,还会被“坑”走各种培训费用。

直播带货需要消费者,这种新兴的消费模式虽得到不少年轻人的青睐,然而,多少冲动消费,多少货不对板,买完多少后悔,也只有入“坑”的消费者才能体会。

在直播带货的“隐秘的角落”里,往往“坑”藏不露。本期封面纵深,东南早报记者带大家来看看,直播带货到底有哪些“坑”?又该如何规避。

■本期执行:早报记者 傅恒 李菁

并没有那么美好 直播带货隐秘的角落

并没有那么美好 直播带货隐秘的角落

直播带货成为“风口”

随着直播带货的走红,直播带货小白跃跃欲试,消费者在直播间里沦陷,商家纷纷找达人带货,然而,直播带货看似一场“美梦”,等人们真正进去后才发现,也许这也会是一场“噩梦”。

10单里有4单是“冲动” 囤了一年都没开封

去年7月至今,市民林小姐一共在4位主播的直播间里下了126单,总共花费超过了5万元,购买的商品主要为美妆、美食、日用品。

“决定是否购买,性价比是首先考虑的因素,比如日常正在用的产品在直播间里限时优惠;其次就是一瞬间的喜欢和冲动。购买10单,起码有4单是冲动消费,很容易买到鸡肋产品,甚至是主播夸大宣传的产品。”

林小姐告诉记者,在主播的“花言巧语”里,她很难控制住自己的冲动。“只要打开直播间就必下单,家里还有两盒没有开封过的美白牙贴,我之前从来没有用过美白牙贴,买回来已经1年多了,根本没有打开的冲动;牙膏囤了20多管,一年都用不完;从来不用的某品牌护肤品,去年‘618’买的,因为赠品实在太吸引人了,我就没控制住自己;我还在直播间下单过沙发,但是我家的沙发还很新,根本不需要换……”在林小姐家中,有两个大柜子专门囤放她在直播间里购买的日用品和美妆,还有两个柜子放着美食类产品。

“其实我根本记不清自己在直播间里买过什么,尤其是冲动购买的,总是在收拾柜子时看到才想起,然后看着它们慢慢过期。在直播间里,应该有不少人和我一样,享受的是抢到货的快乐,而不是真正需要这个商品。在头部主播的直播间里拼手速,抢到限时折扣的商品时总觉得自己赚了,收到货时冷静想一想,自己有点像‘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囤了一堆当下用不上的东西,浪费了不少钱。”

据中消协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消费者在直播电商购买的大多为服装、日用品、美食、美妆,服装类产品占比超六成。其中,44.1%的受访者认为,在直播间里很容易出现冲动消费,还有39.6%的受访者认为在观看直播时无法真实体验商品。

直播时“花言巧语” 到货时“滥竽充数”

“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开发’新主播。因为头部主播看腻了,直播带货也火起来了,主播越来越多了。没想到,在3个新‘开发’的主播那消费都掉进坑里了。”市民王女士说。

有一次,王女士无意中刷到了一位泉州主播的直播间。她告诉记者,在这个平台上,自己并不常刷到人气“还算看得过眼”的本地主播,因此觉得是缘分,想要消费一下。“当时买了一套宝宝的袜子。主播一再强调袜子是纯棉的,自己的孩子和侄子都穿这个袜子,而且是限时优惠,我就下单了。没想到收到货后,袜子不仅不是纯棉的,而且棉的含量很低,孩子穿着袜子光脚在家里走路都打滑。后来我又查了价格,日常优惠比直播间里还便宜。”

“第二次掉坑里,是在一个直播间里购买了真空包装的熟食。主播一直强调日期是最新鲜的,但是发货慢悠悠,到货时已经快要过期了。购买后,我几次催促商家发货,但商家告诉我,收到应该还有一两天才过期,让我快点吃掉就行了。收到货后,我发现食品已经鼓包了,外包装上写着鼓包不能食用,客服却一再说吃了没关系,就是不肯退货。后来,我还在包装里发现了烟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直播间里的价格比较优惠,商家的售后也跟着打折了。”王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