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7-15 10:22 的文章

看我市制造业如何危中寻机借势破局谋发展

今年年初,疫情扇动着“翅膀”,冲击全球产业,引发了经济连锁反应。

  制造业是临海经济的基本盘,对外贸依赖度较高是其显著特征。据市经信局数据统计,2019年,全市GDP达到660亿元,其中外贸出口额240亿元,占比35.6%,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制造业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外贸订单需求减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境外疫情复杂多变……一些企业甚至面临着几个月无盈利的窘境。

  然而,“危”和“机”都是同生并存的,面对外贸出口的严峻形势,我市一些企业危中寻机、主动应变。

  双马塑业通过直播和线上销售带动了一波“内销热”;浙江荣鑫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嫁接,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中联重机研发的新产品旋耕机在年后实现了井喷式增长……

  春寒不再,暖阳升起,古城大地,一场制造业蝶变大戏,正在精彩演绎。

  转换赛道

  “转”出市场“新天地”

  疫情让大多数人减少了外出,为了消磨时光,居家的人们做面包、做蛋糕、做奶茶……也顺带着促使各类厨房用品逆势大涨。

  大蒜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不过,剁蒜泥可是件累活,先不说剁得手酸,蒜泥大小还不均匀,好在如今有个厨房“神器”——多功能搅碎器,稍微拉几下,就能轻松制成蒜泥。目前市面上类似的多功能型厨房产品,大多出自台州市双马塑业有限公司。

  位于我市沿江镇的双马塑业,主打厨房工具,原先企业80%的产品都出口海外。受海外疫情影响,出口订单出现了延迟或取消的情况。为了减少损失,企业积极应对,将业务重心转至线上,在淘宝和天猫上开起了店铺。打开企业的淘宝页面,只见底部的“销量累计”早已破万,为了配合拓宽线上宣传,销售部专门组建了团队,通过拍摄大量小视频在网络上进行宣传,产品销量较往年相比不降反增。

  在双马塑业的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一排排全自动注塑机正通过机械手缓缓吐出一个个配件。在500多名员工的配合下,企业每天可生产几万件产品,发往全国各地。

  一方面培育自己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双马塑业还与九阳、苏泊尔等老牌厨房家具公司深度合作,为其定制产品。借助其他公司成熟的渠道提升自身产品的曝光率和销售额。

  在爆款产品的拉动下,双马塑业的内销金额一口气从去年的月销售量300多万元迅速攀升,今年1至6月,其内销金额已超5000万元,其中6月份的内销额就达1400万元。

  与双马塑业相同,自有一番精打细算的还有正特股份。

  早在2014年,正特股份便正式进军海外电商渠道,在美国亚马逊平台开始网上销售。

  公司针对各类消费者需求,积极调整自身经营策略,从只注重交付端的成本管理、生产管理的制造思维向根据消费端的市场洞察、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的零售思维转变。

  紧随好口碑而来的是高销量。从2014年55万美元的销售额,到次年近10倍的增长,再到2019年的2800万美元。

  直至今年疫情期间,正特在线上的订单量仍在不断疯长,单是4月份的线上销售额便同比增长了130%,5月份又在上一个月的基础上环比翻了一番,6月底达到2019年一整年的销售额。为此,企业也为今年制定了新指标,朝着4500万美元的线上销售目标不断冲刺。

  创新驱动

  “创”出核心竞争力

  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近年来,我市企业通过创新驱动抢占产业链中高端的转型升级正如火如荼展开,突如其来的疫情更加凸显了这场变革的重要性,并加速了这一进程。

  位于江南街道的中联重机,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农业机械的制造,其生产主打的收割机械凭借着优良的品质一直走在行业前列。

  2016年,该企业创新想法,经过4年多的研究,新产品旋耕机于2018年正式投产,新产品的设计首次尝试结合农艺,一经投产便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100台、500台、1000台……在疫情的影响之下,中联重机的订单却不断增加,逐渐呈井喷之势,今年,该企业预计销售旋耕机2800台,销售金额达2.8亿元。

  在2月23日企业复工复产的第一时间,便投入到忙碌的生产中,彼时即将迎来农用机械的销售旺季,为了助力企业解决员工不足的问题,江南街道积极探索“共享员工”新模式,对辖区内企业阶段性富余劳动力进行余缺调剂。处于生产旺季的中联重机向处于生产淡季的银和机械、立发工艺品等企业“借兵”39人,实现“共享双赢”,一季度该企业工业产值同比增长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