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近期,国内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天气因素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产业上下游运输与开工。目前,此轮降雨尚未结束,对国内商品市场多个品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7月7日,国内期市涨跌不一。截至收盘,黑色系多数上涨,铁矿石涨逾2%,线材涨逾1%;能化品走势分化,PVC涨近3%,塑料、玻璃涨逾2%,乙二醇跌近2%,燃油、甲醇跌逾1%;此外,基本金属多数上涨,沪镍涨逾1%;贵金属均上涨;农产品涨跌互现,鸡蛋涨逾1%,豆一、豆油跌逾1%。
市场人士分析,暴雨天气对螺纹钢等黑色系品种的供给端影响显著,对农产品影响相对较为有限,化工品方面影响有所分化,其中对聚丙烯PP还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提振塑料需求
化工品方面,强降雨天气对聚烯烃运输和部分下游加工企业的开工或有一定影响,但对整体供应的影响有限,然而防汛物资消费需求有一定提升,或造成局部地区PP供应紧张,并推动价格短期上涨。
杭州中菁实业副总经理柴铁松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强降雨天气对化工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流运输上。
“江苏余姚作为全国塑料市场的集散地,有一年被大水淹后,原有的库存受到较大影响,当时的塑料价格短时期内大幅上涨。”柴铁松回忆称。
柴铁松称,每年的雨季,也都伴随有台风,进口货船会延迟到港,短期也会带动价格上行。但目前来看,南方地区降雨对聚烯烃市场物流和供应端的影响还不是很明显。
此外,汛期来临对防汛物资消费需求会有一定提升。
据国投安信期货高级分析师牛卉介绍,防汛物资种类很多,包括抢险工具、运输设备、照明设备、机械装置、通信救生设备、砂石料、土工合成材料等,多涉及聚乙烯和聚丙烯相关塑料制品的消费需求。其中聚丙烯拉丝料对应的期货品种就是PP。
期货盘面上,PP主力合约及PP指数近一周持续上涨,PP2009合约周涨幅逾6%,截至7月7日收盘,报7723元/吨,盘中最高至7772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4月中旬时,因口罩原料炒作而暴涨的PP价格约为7218元/吨,比现在的价格还低约500元/吨。
不过在牛卉看来,这些防汛物资的消费对相关化工品行情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这个消费刺激与疫情期间防疫物资消费暴增无法相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拉丝料排产比例维持正常水平,规模以上塑编企业开工率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左右,拉丝料周度石化库存环比大幅上升。”牛卉称。
拖累钢材终端需求
黑色系是受到极端天气影响较为明显的板块,主要影响体现在现货市场上拖累终端需求。不过在市场人士看来,在天气转好后,通过赶工能够释放后延的需求。
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吴凯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当前南方雨季尚未结束,户外施工继续受限,钢企库存持续增压,成品材钢价弱势见跌。同时,原料成本处于高位,钢企盈利水平进一步下降,高炉开工率周环比小幅回落,部分钢企主动降低原料采购。其中,焦炭市场提涨及提降声均有,钢焦博弈加剧,多数焦企持稳观望;港口矿石连续二周增库,日均疏港量环比下降,部分钢企调低外矿配比。
吴凯分析,考虑到成品材市场库存偏高,钢企盈利水平下降,原料供应趋向宽松等,预计焦煤和焦炭价格以稳为主,废钢窄幅震荡盘整,钢坯市场窄幅震荡偏强运行。
不过影响尚未在期货盘面上有明显体现,7月7日南华黑色指数报1629.77,微涨0.88%,5日跌幅为1.22%。
对于机构而言,极端天气下也会对投资策略有所调整。
上海桑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勇认为,强降雨天气对商品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需求端,暴雨不会影响需求总量但会影响节奏,对生产端的影响比较小,短期的供过于求会导致商品库存上升,进而对现货价格构成压制。
具体到品种上,他认为,持续暴雨天气影响工地施工,会对螺纹钢和水泥等建材需求形成一定压制。“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水泥磨机的开工率和螺纹钢表观需求已降至去年同期水平。但建筑工程并不会因为暴雨而消失,暴雨只是将需求延后,等雨季过后,施工上依然存在赶工需求,后期需求环比可能会看到一个相对往年更为陡峭的回升走势。”高勇说。
投资策略方面,高勇认为,短期螺纹钢期货跨期交易更能表达公司对市场近期供过于求、远期供需会改善的看法。如果钢厂受需求下滑影响开始进一步减产检修,那么原料端也会存在下行压力。中期来看,雨季结束、需求开始回升时,公司倾向于选择做多基差较大的品种。
对于下半年钢铁市场行情,上海卓钢链黑色研究院院长张磊对第一财经表示,最新发布的中国钢铁行业PMI指数再度滑落至荣枯线以下,尤其分项钢企新订单指数明显下滑6.5至46.4,说明当前需求端因南方地区多雨高温季的到来而出现衰减。但钢企生产利润依然可观,且后期部分新增置换产能将陆续投产,在阶段性供强需弱的推动下,钢市或进入一定的弱势调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