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7-15 09:16 的文章

新机场全面竣工 青岛这一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小编获悉,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工程建设日前全面竣工,飞行区工程、航站区工程、货运区工程等主要项目工程竣工验收。下一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工程将由工程建设阶段正式转入转场准备阶段,陆续开展校飞、试飞、综合演练、试运行等转场工作。

新机场启动转场准备!

入选首批国家物流枢纽的青岛如何借势腾飞?

blob.png

去年9月,预热已久的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发布,23个物流枢纽入选,青岛在列。根据规划,胶东国际机场将要在年底开通,青岛的物流集散地也将由城阳、黄岛向胶州、即墨、平度不断推进。

在山东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和青岛“突破平度莱西攻势”双重机遇下,物流和供应链产业成为青岛下一步发力的重点。

blob.png

1

青岛市级领导牵头,

成立现代物流产业专班

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选择127个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城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将其分为6个类型: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陆上边境口岸型。

其中青岛被赋予了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四种身份,在5个计划单列市里,青岛追平深圳,物流地位超过了大连、宁波、厦门,而济南只拿到了两种。

这也是青岛得以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的原因所在。

通过青岛港,青岛正在逐步打通和山东省内各地市、黄河流域河南郑州、陕西西安、宁夏银川等地的物流往来,通过海铁联运重进重出、公铁海联运物流模式,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不断扩大青岛港口腹地。

但与深圳相比,青岛物流业无论是定位还是产值,在很长时间里,都跟深圳存在着明显差距。

在深圳每年的统计公报中,物流业都会被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另外三个是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单独列出来,全国80%以上的供应链管理公司总部聚集在深圳。

2019年,深圳物流业增加值2739.82亿元,增长7.5%。

对比之下,2018年,青岛市物流业增加值1086亿,青岛希望到2020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

青岛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物流业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青岛市级领导牵头成立13个产业专班中,就包括现代物流产业专班。

专班规划中尤其提到,在工作创新方面,提升胶东国际机场功能定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港枢纽,争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鼓励多式联运联盟企业以国际班列为依托,探索“一单制”试点。

blob.png

2

物流供应链对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性

对于青岛的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来说,更不能只停留在“物流”层面,还要在供应链上下功夫。

这在深圳尤为明显。

当你与深圳的一些物流企业负责人对话时,“供应链”已成为他们提及最多的词语之一,假如你仅仅希望了解“物流”,或许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以深圳企业怡亚通为例,目前,这家从IT物流飞速成长起来的企业,正为飞利浦的液晶显示器、小家电、灯具等产品提供供应链服务。

“如果没有专业供应链服务,飞利浦将需要与分布在不同国家、地区的近10个物流服务供应商打交道,而怡亚通将这一复杂的链条整合为一,飞利浦只需通过一个接口与怡亚通合作就可以了。”怡亚通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产业分工不断深化、资源要素全球配置的背景下,供应链已经深度嵌入我国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来自深圳供应链和制造企业融合的经验表明,高端制造企业专注在核心能力的发展上,如研发创新、品牌营销等,而供应链管理交给专业的服务商。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对于大型的生产制造企业来说,由于单点的仓储供应无法满足其业务需求,所以仓储的租赁布局相对碎片化,造成了提送货成本的增加、管理成本的增加、作业效率的低下等不利因素,如果把整体的仓储根据产品属性和业务的协同性进行整合布局,势必会降低企业的供应链成本投入和提升流转的效率。

3

胶东一体化下,

青岛的物流枢纽中心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