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失败来临,你要保住的最有价值的资产是什么
吴晓波20年企业研究心得
避免败局私房课重磅开启
失败有原因,成功,只是因为至今没有失败。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你准备好怎样迎接失败了吗?
每当有年轻的创业者来取经,吴晓波老师总是会抛出这个问题。
去年,吴老师的女儿从美国留学归来,在杭州开了一家500平米的宠物店,吴老师同样对他的女儿说道:
“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当宠物店倒闭的时候,我希望你是最后去拉电闸、去关门的那个人,你有没有做好这个准备?”
很难想象会有父亲希望女儿失败的,但可能也正因为是父亲,才会给出如此真切的嘱咐。
我们经常鼓励成功,并视之为人生的终极目的,却对失败讳莫如深。但要知道,在今天失败绝对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尤其在2020年。
学会认清失败,面对失败,应该是企业家的第一堂课。
问题是,我们可以跟谁学习呢?
失败不是成功的对立
而是成功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跟周航学习。
2010年,周航创办易到,这个时间点比滴滴的成立还早了两年。作为国内网约车事业的鼻祖,易到曾一度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2014年,C轮融资的易到还是众星捧月,但转折点也在此时出现。
原本最高能够获得3亿美金融资的周航,最后却只要了1亿。按照周航的计划,这些钱已经足够支撑易到的业务到2015年上市。
后来周航自我反思,易到犯过大大小小的错误,但所有的错误加在一起,都不如C轮融资中犯的错误大。
当时他还在考虑到底选择哪家机构的钱,但现在看来,他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融到最多的钱。
就在3个月后,滴滴一口气融了7亿美金,随后就开启了长达一年的“烧钱式”补贴大战。直到2015年年初滴滴和快的合并,二者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九成。易到市场份额则降至不足3%,被彻底边缘化。
这一切发生得如此之快,周航甚至来不及反应,而随后与“救兵”贾跃亭之间的合作也不欢而散,最终周航选择离开易到。
从行业风口,到失败出局,往往就在于一个错误的判断。
在易到之后,当周航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已经是一个反思者的形象。
在人人耻于谈论失败的今天,周航以自己为案例,开始研究失败,并写出了《重新理解创业》,以梳理自己创业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在他看来,错误和失败几乎无法避免,我们学习失败,是为了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放下它,然后从中成长。
早在2004年,周航就已经创业成功,过上了一年打80场高尔夫球的日子。但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站上高峰,让所有人为他欢呼,有人选择功成身退,就此谢幕。
而周航选择了继续攀登更高的山峰,在这条永远求索的道路上,失败更像是一种宿命。
在《挪威的森林》一书中,村上春树借渡边之口讲出:“死不是生之对立,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周航说,失败和死亡一样,并不是成功的对立面,也是生命的一部分,甚至是成功的一部分。
在失败撤退之前
保存自己最有价值的资产
我们还可以向孙宏斌学习。
1994年,孙宏斌创办顺驰,此后十年,凭借不可思议的资金周转速度,顺驰由一家天津地方房产公司向全国扩张,成为了当时房地产界最彪悍的黑马,气势一度压倒万科。
然而,随着2004年国家推出的一系列调控措施,过热的房市步入冬季,步伐太快的顺驰内外交困,遭遇资金危机。
孙宏斌被迫将公司股份出让给香港路基,成为当年度最轰动的败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