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安推动律师远程视频会见全覆盖
“隔空”见面解律师会见难题 北京公安推动律师远程视频会见全覆盖
“您的律师远程视频会见已经预约成功,提示您本周三上午9时30分,携带本人身份证、执业证书……到朝阳公安分局东风派出所会见嫌疑人。”今年年初,疫情突然而至,多数行业被迫停工停产,北京一轩律师事务所荆君望律师却收到了会见预约成功的通知。可以借助远程视频系统进行会见,地点就在离自己家很近的派出所,这让荆君望意外又欣喜。
为有效解决律师会见需求量大而看守所会见室及警力有限这一矛盾,2018年12月,北京市公安局开始试点在派出所为律师与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搭建远程会见平台,并于2019年1月1日正式推行。经过一年多扎实推进,自今年7月1日起,在全市实现律师远程视频会见全覆盖,这在全国属首例。不仅16个公安分局145个派出所和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现了与本区看守所律师远程视频会见,达到各区全覆盖,而且市看守所也首次实现了与部分公安分局派出所的律师远程视频会见。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一支队支队长刘彦说,今后律师在北京预约远程会见就会像“网购电影票”一样方便快捷。
会见“云”上走
从家出发驾车10余分钟,荆君望来到了附近的朝阳公安分局东风派出所。在门口登记测温、出示健康码,经办案民警核实证件及相关材料、本人签署会见告知书,前后不到20分钟,荆君望就顺利坐在了派出所接待区远程会见室的视频会见席位前,开始连线会见。
通过远程视频会见系统,荆君望与远在朝阳公安分局看守所监区内的在押犯罪嫌疑人进行双向视频语音和高清画面的远程对话。在这整个过程中看守所和派出所均不派员在场,场所录音和监听设备关闭。
李某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于2019年初被抓获后一直被羁押,律师会见成为他了解自己案件进展和家里生活情况的重要通道。在视频里见到律师的李某很激动,多日的焦灼和不安平复了很多,尤其是听到外孙女出生的消息,李某流下了眼泪。
一个小时的会见很快结束,荆君望觉得效率很高。“和在看守所会见基本没有什么不同,声音很清晰,画质也流畅,最主要是我们律师的时间成本大大降低了。”荆君望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看守所大多位于较为偏远的地方,在以前,自己怎么也要“跋涉”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如果长期不会见,会对案情的推进产生影响,新的证据无法搜集、核实,这将导致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保障。而现在,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
几天后,荆君望还收到了朝阳公安分局的回访电话。电话中,民警详细询问了他对远程视频会见的体验感受,征求了工作意见建议等。“我还对他们提了一点建议,拨打电话预约经常会遇到占线,希望能够优化预约方式,这样效率会大大提高。”荆君望兴奋地说,“结果没想到,不到一个月,‘朝阳分局律师会见’微信小程序就采用这一建议,网上预约、网上反馈,真是太方便了,幸福指数满满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确保律师远程视频会见的规范运行和高效开展,北京市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布了市局及各分局对外监督电话,并建立了跟踪回访律师制度,针对律师们提出的每一条意见建议,均第一时间登记在册,及时研究解决,并将处理结果尽快反馈至律师。
据悉,朝阳区目前有律师16000余人,占全市律师总数的二分之一,律师会见需求量在全国位于前列。对此,朝阳公安分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李清告诉记者,朝阳公安分局在全区各个方位布点选取交通便利的派出所以及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立律师远程视频会见场所,最初确定了5家,目前已达20家。“我们的初衷就是最大程度打破地域限制,给律师远程视频会见提供最大化便利,依法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也切实维护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监督促提升
以往高峰时,到海淀看守所申请会见的律师每天平均有150人左右,但看守所只有44个会见室。律师们为了赶早不得不凌晨四五点就去排队。而现在,律师按照自己预约的时间准时到达就可以了。
在北京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总队副总队长朱博力看来,远程视频会见制度推行后,看守所可以事先掌握会见信息和会见人员,提高会见席位的周转率,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见效率。尤其在今年的疫情期间,律师到现场的人数减少,也减轻了监所疫情防控的压力。
从试点推行到全面覆盖,北京市公安局在此项工作中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刘彦向记者介绍说,工作推进过程中,全局多次组织召开专项工作视频部署会,强化法制、监管、派出所等各部门间的沟通协作,明确任务目标,划分职责分工,规定完成时限,加快推进律师远程视频会见所需信息化设施配备及会见用房的改造建设。同时,市公安局还依托三级培训管理体系,通过专题授课、编发操作手册、实战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应用培训,确保各单位负责此项工作的领导及民警熟悉每一项工作环节、要素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