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6-12 10:34 的文章

守望相助 草原深处开出幸福花

  在祖国版图的正北方,一匹腾飞的骏马正在飞驰,这里是“蒙古马”精神的发源地——锡林郭勒大草原。

  初夏时节走进锡林郭勒,各色地貌风光旖旎,有婀娜多姿的疏林草原、有荒芜人烟的沙地、也有生机勃勃的农田。全盟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锡林郭勒电业局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走上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用责任与担当照亮了草原儿女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用真情与付出守望着草原人民的美好生活。

  大漠深处开出脱贫致富花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锡林郭勒盟南端,是我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沙化面积大、植被单一的恶劣生态环境导致当地畜牧业发展滞后,加之交通不便、劳动力短缺、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2014年这里的贫困发生率达到7.9%。三年来,锡林郭勒电业局落实“扶贫关键要扶到根上”的要求,在多次入户走访和调研的基础上,因户制宜、因需施策,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了一张张“脱贫菜单”,一场用心用力用情的精准帮扶让这里经历着一场悄无声息的嬗变。

  家住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的王雨一家,曾是正镶白旗乌日雅图嘎查最为贫困的家庭之一。2017年以前,因生存环境恶劣和生产资料匮乏,他常年带着身体不好的妻子和自3岁起便患有癫痫的女儿外出打工做“牛倌儿”。微薄的收入和昂贵的医药费让他负债累累,生活的愁苦成为压在王雨夫妻俩心里的一块大石头。

  2017年起,锡林郭勒电业局对乌日雅图嘎查进行定点帮扶,这让王雨一家的生活迎来了新的希望。雪中送炭,济困解危,锡林郭勒电业局牢牢抓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帮助王雨一家发展畜牧养殖业。从当初资助的一头牛、两头牛到如今拥有22头牛,王雨一家人彻底摆脱了曾经“贫困潦倒”的窘境,过上了一家三口红火的小日子。

  王雨的成功脱贫只是一个缩影。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锡林郭勒电业局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扶贫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电力行业优势,全力推进产业扶贫、电力扶贫、爱心扶贫、消费扶贫,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

  2016年以来,锡林郭勒电业局累计投入88.43万元购买大小牲畜205头,出栏196头,每年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8000余元。协助多伦村集体建立冰瓶厂,当年带动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对接,掌握社会保障机制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多渠道保障贫困户走“社会兜底”发展之路。累计帮助2户贫困户实现易地搬迁、为16户申请危房改造、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优惠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3万元改造危房2间,打建饮水井2眼;联系帮扶单位,为贫困嘎查修建水泥路12.7公里,解决了贫困户长期以来住房难、饮水难、出行难的问题。

  精准施策、对症下药,一项项精准扶贫措施开始落地见效。2018年底,锡林郭勒电业局帮扶的125户325人全部实现脱贫。

  “电力天路”架起百姓幸福桥

  额日登孟克多年前因事故导致双手残疾,严重影响劳动能力。由于他家居住位置偏远,土地沙化严重,施工难度大,家中一直未通网电。2017年锡林郭勒电业局正镶白旗供电分局自筹款项22.5万元,利用3天时间,架设线路1.5公里,把爱心光明电送到了他家。为帮助他维持生计,2018年夏天,锡林郭勒电业局为其购买两头带犊母牛,并为他申请了机井项目。如今,有了常电后,额日登孟克的生活便利了不少,曾经困扰他多年的牛羊喝水问题也迎刃而解。

  铁塔银线编织幸福梦想,广袤草原蕴藏勃勃生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锡林郭勒电业局用铁塔银线架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电力天路”。2016年以来,锡林郭勒电业局累计投资25.07亿元,完成贫困村通动力电、偏远地区用电升级改造、机井通电、贫困村清零达标等一系列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任务,在茫茫草原上打响了一场场通电战役,为贫困村、贫困户长远发展提供动力支撑,为政府招商引资,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在太仆寺旗边墙村,一块块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清洁的太阳能转换成源源不断的电流,通过电网输送至四面八方。项目并网以来已发电5700万千瓦时,全盟949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每年分红3000元左右。

  回想起2018年帮助昌盛日电有限公司集中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的事,锡林郭勒电业局太仆寺供电分局副局长李晓涛还历历在目:“24兆瓦集中光伏发电项目是自治区、全盟重点光伏扶贫项目,为了使项目早日并网、贫困户早日受益,锡林郭勒电业局派出变电、修试、客服、计量等各专业技术支持组,分管领导连续驻站40多天,随时协调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网前我们几乎三天三夜没有合眼,最终于6月29日顺利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