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6-14 19:42 的文章

科创时代,企业如何重构“硬核”竞争力

原标题:科创时代,企业如何重构“硬核”竞争力

科技变革正在加速前行。备受关注的“科创板”呼之欲出,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它不仅仅是二级市场的“添丁”,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产生深刻影响。尽管距离真正的科创巅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道路的方向已逐渐清晰。

瞭望远方,更要行在当下。在这个“科创时代”,企业如何重构“硬核”竞争力?在金融界2019价值发现嘉年华暨第二届中国企业价值发展论坛上,业内人士给出了一些路径。

政策创新为企业创新提供优渥土壤

企业的茁壮成长离不开优渥的“土壤”。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金融合作处处长林居正表示:政府不懈的政策创新,就是不断地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更好地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去年以来,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深圳市扶持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促进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

在介绍深圳市创新实践时,林居正提到:“《深圳市政府印发关于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设立了总规模1000亿元的深圳市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主要用于解决民营上公司股票质押问题,对于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进行支持。”

此外,政府引导基金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不可忽视。科技部中国风投委常务副会长、中国母基金联盟秘书长唐劲草表示,母基金主要是政府引导基金,对科技创新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希望发挥母基金与上市公司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科技创新投资方面更有效落地。

竞争力来自不断创造价值和防范风险

创新的内涵是什么?深圳证券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鄢维民认为,中国创新的源头活水包括技术创新、企业制度创新、价值观创新、理论创新等不同层面的创新,一切都要靠真刀真枪实干出来。

对于创新,企业界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华为全球无线营销总裁郝光明表示,“华为是‘双轮驱动’,既强调客户需求创新,也强调技术创新。”

他说:“现在的制造追求的是个性化。未来的制造会变成柔性制造,每个工位有很多机器人跑来跑去,不同的机器人组合,今天生产钮扣明天生产汽车,这是可以的。效率可能降低,但是可以满足未来人类的个性化需求。”

中美绿色基金首席执行官白波表示:“在技术革新的进程中,我们看到更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融合。”他说:“有别于传统行业升级的做法,我们在这种产业融合过程中,看到了一些根本性的改变,提升了很多行业的竞争力。”

在国内和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下,防范各方面的风险也成为企业的必答题。“近年来,全球竞争力迅速提升,交易成本迅速下降,要想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需要重视过去忽视的政策风险。”香港国际金融学会执行会长肖耿表示。

牛津大学NIE金融大数据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宁表示,科学技术的提升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生产力的提升导致环境的破坏、水资源的破坏。

“我们现在做金融,一方面看金融怎么赚钱,另一方面看公益、绿色、影响力投资,看如何防范生产力发展带来的风险,尽量把负面效果和风险降到最低。”他如是说。

科技与资本结合带来成长效应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中国基金业协会母基金委员会主席王忠民表示,科技与资本的“合伙”能带来更大的成长效应。

从全球市场来看,美国市场中市值排名前五的公司全部是新经济类公司,五家公司市值合计接近中国证券市场全部上市公司市值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