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6-14 14:05 的文章

山东:海洋产业挺进深蓝

山东:海洋产业挺进深蓝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山东发展的最大优势在海洋,最大潜力在海洋,最大希望在海洋。

  我省有雄厚的海洋科技、海洋人才和海洋产业基础,但对标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也存在传统产业和传统动能占比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海洋意识和海洋思维滞后等问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山东又一次选择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牢牢抓住经略海洋的战略机遇,担负海洋强国的使命担当,山东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山东提出,到2022年现代海洋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23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

  创新引领,提高海洋科技贡献率

  因海而立、依海而兴。山东深刻认识到,山东这优势那优势,放在全国、全球竞争的大格局中,最值得自豪、最敢大胆喊出的一个,就是海洋科技、海洋人才和日积月累形成的海洋产业基础。

  山东要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加快突破急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在今年5月印发的《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中,“海洋科技创新行动”被列为第一大行动。

  在海洋科技创新领域,山东“家底”可谓雄厚:拥有55所省级以上海洋科研教学机构,110个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但整体来看,山东科研成果转化率并不高:每年的海洋科研成果超过千项,却“墙内开花墙外香”,有不少流失到浙江、福建、广东等落地结果,部分科技人员甚至是高端人才连带重点学科被外省挖走。如何将海洋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山东一直在思考探索。

  解决现实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海洋人才活力。“我们的工程师队伍有七八百人,在全国海工行业中占一半,平均年龄只有34岁。”中集来福士总裁王建中说,不论闯进挪威海域还是北极圈,中集来福士所有平台的研发设计,均源自位于烟台高新区的中集海工研究院,这里是中集的研发“大脑”。

  而留在“论文”中的科研成果,一旦转换为现实生产力,就可能创造出新的产业。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主任俞志明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南京玄武湖爆发历史上第二次蓝藻灾害,且来势凶猛,几乎吞噬了整个湖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上海一家公司受邀对玄武湖蓝藻水华实施应急治理。“我们将硅酸盐矿作为粘土剂撒在湖面上,利用理化性质,使颗粒与颗粒之间相互吸附,达到沉降的目的,蓝藻沉入湖底照不到阳光自然会死亡。”俞志明说。正因为其优异表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将“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列为赤潮治理的指导性方法,它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方案”。

  海洋尖端技术的突破,带来了深海探测、开采、养殖等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兴起。随着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的持续推进,海上多功能平台、海洋探测观测设备等海洋装备需求不断攀升,为我省海洋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青岛近海前哨,有一道亮丽的橙色风景线,这便是青岛海大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两艘浒苔海上移动处置平台:海状元1号和2号。海大生物集团董事长单俊伟告诉记者,浒苔可以是令人头疼的生态现象,但也能成为利用价值极高的独特海洋资源。“技术研发并不困难,困难之处在如何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他看来,科技成果转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产业体系的完善最终还需要政府支持和企业市场化行为相结合。

  陆海统筹,优化要素配置效率

  打开地图,人们可以发现山东沿海良港众多。截至2017年年底,山东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15亿吨,

  总量居全国第二,是全国唯一拥有3个吞吐量过4亿吨大港的省份。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摆在面前:虽然港口众多,基础条件较好,但布局分散、同质发展、内耗严重的市场格局,使山东港航业始终形不成合力。与世界一流港口相比,无论是港口集群化水平、业务支撑,还是港城港陆协同,山东都存在一定差距。着力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是题中应有之义。

  整合提升港口资源,把港口作为陆海统筹、走向世界的重要支点,不仅是山东决策者达成的共识,也是这个海洋大省的行动。今年3月山东渤海湾港口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打响了山东港口资源整合“第一枪”。集团注册资本135亿元,整合东营港、潍坊港、滨州港三港资源,统筹规划、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推动渤海湾区域港口一体化协同发展。山东港口发展格局由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