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5-28 15:43 的文章

疫情下的非洲①|经济遭重创,医疗设备严重缺

2020年的疫情对全球旅游业、航空业、石油矿产等行业造成严重冲击,非洲经济亦遭受巨大打击。建议相关各方关注非洲经济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下一步走向,抓住后疫情时代非洲经济发展新窗口,化危为机,进一步加深中非合作,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非洲经济遭受重创

一是油价暴跌使得石油出口国收入大幅下降。石油出口占非洲出口的40%,约占非洲GDP的7.4%。疫情期间,全球石油价格暴跌,非洲石油出口型经济体受到油价和石油需求冲击,财政和汇率影响较大,预计2020年其燃油收入至少会损失650亿美元。其中,安哥拉、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利比亚、赤道几内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2016-2018年年均石油出口额均占其年均货物出口总额的90%以上),刚果(布)、加蓬次之(均占55%以上),南非、埃及、加纳也受到较大影响,但相对较小(约占10%-30%)。以非洲最大的经济体尼日利亚为例,若石油价格下降到35美元/桶,同时出口量下降一半,其石油出口收入将从367亿美元下降到142亿美元,严重影响尼财政收入。同时,受油价下跌影响,尼日利亚“奈拉”在场外现汇和平行市场上一直处于低位,“奈拉”连续贬值。

二是纺织服装出口遭受冲击。非洲出口商品中纺织服装占4%,2016-2018年年均出口150亿美元。纺织服装业是非洲国家赚取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解决就业的主要行业。目前非洲两个最主要的纺织品市场美国和欧盟,因为疫情封城或封市,加之消费者支出从服装转向基本的食品和药品(麦肯锡估计欧盟的线下服装支出下降了30%-40%,而在感染严重的地区降幅高达80%),非洲纺织出口和就业均受到影响。预计莱索托、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受损将最为严重(分别占其2016-2018年年均货物出口总额的51%、33%、22%),其次是突尼斯、摩洛哥、埃及(分别占比19%、17%、12%),再次是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分别占比7%、4%),严重波及到其出口收入和就业(例如肯尼亚2018年该行业雇佣了30多万正式工人,埃塞俄比亚2019年解决了约3.7万名正式工人和45万非正式工人的就业)。供应链下游的需求下降导致棉花价格相对2019年12月下跌了26%,贝宁、布基纳法索、马里、乍得等棉花出口国亦将遭遇巨大损失。

三是咖啡、可可、茶叶等农产品价格下跌。咖啡方面,咖啡消费方式从家庭外消费转向了家庭内消费,其价格在疫情中经历了几次波动,2月5日曾跌至每磅约97美分的年度最低点,但此后价格有所反弹,3月25日,咖啡期货价格达到1.29美元,较2月份的低点飙升了30%。然而,主要面向家庭以外消费者销售的咖啡烘焙机、供应咖啡店、酒吧和餐馆等企业,其所有地区都遭遇了重大打击。

茶叶方面,由于需求下降,茶的价格(尤其是户外消费)在美国和欧盟等主要的出口市场均在下降。如果价格在未来几个月继续下跌,必将严重影响乌干达、肯尼亚、卢旺达、坦桑尼亚、布隆迪、马拉维、刚果(金)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成百上千万人脆弱小农户的生计。例如,肯尼亚多年来均为非洲最大的茶叶出口国,2016-2018年年均出口额超过13亿美元,其三分之二的产量是由近65万名小种植者种植的,直接间接雇佣了约300-500万人。

可可方面,2020年4月初了,可可价格相对于1月初下跌了6%,给科特迪瓦、加纳、喀麦隆三个非洲最主要的可可出口国(2016-2018年年均出口额分别在46亿美元、24亿美元,5亿美元,分别占其国内货物出口总额的39%、19%、15%)带来较大损失,尼日利亚作为非洲第四大可可出口国(年均出口额5亿美元,占国内货物出口总额的1%)也受到一定损失。

四是鲜切花为代表的园艺业损失惨重。受疫情影响,全球花卉供应链中断,运送易腐产品的航班停飞。同时,政府关闭了餐馆、商店,消费者购买新鲜切花意愿下降,致花卉产业经营“惨不忍睹”。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2016-2018年年均出口总额分别达到近7亿美元、2亿美元、5500万美元,分别直接间接雇佣了210万人、20万人、1万多人)遭受严重打击。2020年3月,埃塞俄比亚园艺业已经损失了1100万美元,15万人由此失业,并已波及到向该行业贷款的埃塞俄比亚银行。例如,泽门银行(ZemenBank)贷给园艺业的贷款有5亿比尔(约1500万美元)未偿还。由于该行业70%的就业者为农村妇女,这使本已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境遇雪上加霜。2020年3月末,乌干达花卉出口协会警告称,如果政府不进行市场干预,将有约1万至1.5万人失业,损失约8498万美元的外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