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九个“聚力”,全面推进创文决战决胜
2020年是衢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周期的冲刺之年,也是测评考核总分占比最高的一年(占考核总分的60%),其标准更高,考核更严,要求更细。因此,做好2020年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使命重大、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新的一年,我们要全面总结前期各项工作,分析存在问题和不足,突出九个“聚力”,全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决战决胜,为衢州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聚力党建引领。要始终坚持“党建+”这条主线,把基层网格不同层面的工作载体有机地联成一体,形成多方合力共同创建城乡文明的有效机制,在衢江区临江社区“航民望江园”小区试点成功基础上,以块状形式逐步向城区其他居民小区推广运用。同时,在城区主要街道及重点乡镇推广振兴中路“党员带头,商户自律互查”及“门前五包”承诺制等先进做法;进一步做细做深做优做实“红色物业联盟”;持续深化“组百团、进千楼、访万户”和“双联系双服务”等活动。
二、聚力项目落实。按照2020年创建任务书及补充意见要求,督促各部门单位及乡镇对照测评体系上报创文项目。根据是否创建主体、是否创建点位、是否标准明确的原则,有针对性选定今年需要实施的创文重点项目,力求精准,抓紧立项和招标,倒排时间,落实责任,有序推进。同时,持续深化项目管理“三落实”制度,压实领导联系、部门负责、专班干部督查的责任,力争在项目建设上抓出特色、抓出成效。
三、聚力补齐短板。按照测评体系,对农贸市场、居民小区、乡镇和村以及易扣分点位等薄弱环节进行整治攻坚。努力解决城区农贸市场等较多人员集聚场所存在的车辆违停、占道经营、流动摊贩、污水阻滞、地网堵塞、消防设施不规范等问题;努力解决小区存在违章停车、杂物占道、私拉乱接、车库开店(住人)等问题。同时,进一步对城乡接合部、社区、农村菜市场、村庄道路等重点堵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集中整治,查漏洞、补短板。
四、聚力文明提升。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并利用微博、抖音等新兴社交软件平台或结合专题活动等其他有效方式,开展文明有礼行为宣传。同时在城乡大力推动使用公筷公勺、行作揖礼、不随地吐痰、衢州有礼等文明习惯新风尚,进一步促进市民文明素质大提升。
五、聚力长效管理。加强法治建设,法治为主,德治为辅,持续推进常态长效管理。进一步完善巡查督查机制,强化责任,严格落实专班巡查、创建监督员检查、大督考专班督查、“两代表一委员”视察和社会各界监督工作;进一步深化城区“联合执法”机制,有效统筹乡镇综合信息指挥中心的“四个平台”运用。
六、聚力做实网格。做细做实领导联系城区网格,落实联系部门单位任务,压实联系社区责任,充分发挥一线网格员实地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作用。同时,动员城乡网格主体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推动全民志愿服务工作。
七、聚力示范点位。对标对表,不断拓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覆盖面,按申报项目在城乡着力打造示范点位,突出精品引领作用,努力做到易失分点不失分、重点区块有提升、创建模式有样板。
八、聚力台账资料。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和市、区级相关单位的联系沟通,及时汇总近三年台账资料的申报工作,注重筛选比对、查漏补缺,做到精益求精,确保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网上申报规范有序,力争零失分。
九、聚力创建氛围。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求,在城乡适时开展不同主题、形式多样的创建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媒体平台进行正反面典型曝光宣传教育。结合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在全区各行业、各部门和乡镇开展全面践行衢州有礼形象宣传,倡导全民使用“公筷公勺”“行作揖礼”等文明新时尚,促使市民养成文明卫生习惯,进一步打响“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不断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