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20-09-20 21:38 的文章

蔡秀珠:普渡祭俗趣事

  农历七月,泉州古城又到了“普渡”时节。如果你有幸,赶在普渡当儿的话,可以连续吃喝一个月,吃遍城中每个角落。不过,你得有一副好胃肠,一个好酒量,好客泉州人,隆重古俗,定然不会让你虚此一行!

  民间有“仕公普未到,定应普过头”的流行说法。每年农历的六月廿九,从泉州古城区“定应境”开始,到八月初六“仕公境”止。这为期三十多天的“正普”,彼此轮值,是泉州古城最热闹的时段。

  更别说,还有普渡前一个月就开始的“竖旗”和接下去一个月“重普”。也就是说,在普渡前后,三个月的时间,老泉州人都按古城区铺境划分,祭祀自家祖先和无主孤魂,抬出各自的铺境守护神巡境求平安。

  民间百姓借此祭俗,可以看“大戏”,一般均是“土戏班”;请至亲好友吃顿“大餐”,热闹一番,自然免不了的;同样,籍此走亲戚,应邀串门接受招待,礼尚往来,又是热闹一番。所以普渡,以及前后,处处风光,处处景象,之于泉州绝不亚于过年。

  毫不例外,小孩特爱普渡的。不少小孩经常扳指头,测算今天是七月初几?或是十几、廿几?轮到哪个铺境了?我那时也经常和发小们背普渡“口诀”:六月二十九日定应,初一百源、忠义、龙宫,初二后城,初三南岳,初四广灵,初五水仙,初六妙因……几乎整个农历七月的每一天,轮到哪个铺普渡,都能像念童谣,或背绕口令般,朗朗上口,倒背如流。孩子们熟悉它,还不是通过“预报”哪天、是哪个亲戚家普渡,好吵着大人带他串门,好玩好吃?借助“吃普渡”,孩子们改善一下平日里缺荤少腥、乏味的生活状况。

  同样,大人们经常拿“你不乖,不带你去找谁吃普渡”来吓唬小孩。这不失为警示小孩不惹事、做乖孩子的法宝之一。其实孩子们只对普渡有盼头,压根搞不清什么意思,也问不出所以然。估计涉及鬼神,大人不好对小孩细说,大多三缄其口。长大后,才慢慢了解,哦,原来如此。

  普渡民间祭俗还挺隆重的。家家户户摆满供桌的祭品,大多反映普通百姓消费水平高低的现状。人们总在一些祭品上变花样,如一种地瓜,可以搞出炸薯块、薯泥枣等。再如买几个芋头,同样变出炸芋块、芋丝条、芋泥、芋泥饼等几大类。在这种副食品上翻新花样,大大丰富祭品数量,减少开支。

  每逢普渡,我最想去的是大姐家。她是母亲的一个养女,家庭经济一般,只是大姐善于操持家务,日子过得有条不紊。只要是她家普渡,中午过后,不等母亲催赶,我早早地换上短袖白衬衣,蓝色短裤,穿上久违的万里鞋,一身“礼服”算是出门做客的打扮。在大姐家里,我可以放开肚皮,吃到平时罕见的炸醋肉、肉丸子、鸡卷、肉羹片等。其实,这些大多是在一块猪肉上“做文章”,搞花样罢了。一时间,食量大开,吃得肚圆便便。经常回家后,吃伤胃肠引发上吐下泻,让母亲急得团团转。当时,家中没有什么十滴水、正露丸,或其他消积止泻药。母亲只好切块芋头,放在柴火灶内煨焦,后研粉,冲开水让我喝下肚。一会儿便消食止泻,果然灵验的。

  吃一堑,长一智。吃普渡闹出几次毛病,让我教训深刻。随后,便收敛吃风,端正吃相,养成细嚼慢咽、节食有度的好习惯。这不能不说是当年吃普渡的意外收获吧!

  据说,先前普渡只有做七月半。只不过各种食物匮乏年代,同一天普渡所带来的市场和物价压力确实太大了。常有因此而引起打架斗殴,甚至伤人事件发生。为了缓解这状况,泉州的名仕乡绅们出来“公亲”、劝和,定下按铺境轮流普渡的制度,一直沿袭到今日。当年,古城划42铺105境。一天,有的只有一个铺;有的则三四个,甚至六七个铺同天普渡。总之,在一个月内,这个祭俗须轮流完毕的。

  认真考究起来,普渡既是道教习俗,也是佛教习俗。隋朝以前的道经已有记载,它是中元节的蜕形。从佛教来看,又是盂兰盆节的别称。透过它的衍生,泉州的普渡习俗,就是中原遗风,是历史上避难的先祖们从故土带来的。至于什么时候传入泉州,无从细考,至少在清代的《泉州府志》中就已有明确记载的。

  普渡的民间祭俗,伴随而来的是竞尚奢侈,酗酒滋事,赌博械斗等。还有,由于连续举办普渡等祭俗,耗费大,易造成市场物价波动等现象。这就是它的陋习负面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此风已大为收敛,日趋平和和理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