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20-08-28 21:45 的文章

西藏人口的变迁与特征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睡的北纬26�52′至36�32′,东经78�24′至99�46′之间。西藏北面、东面与新疆、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区毗邻,南面与印度、缅甸、不丹、锡金等国相邻,西面同尼泊尔、印度等国接壤。面积为120多万平方公里,南北最宽约 1000公里,东西长约2000公里。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西藏自治区人口达261.63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92.2%.

一、历史上西藏人口的变化

西藏人类的活动可以上溯到距今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据《西藏考古大纲》介绍,西藏境内的考古发现,揭示了古代西藏人类活动的地点。西藏境内的人类活动,距今已有1万一5万年的时间,其活动地点分布于那曲、日喀则、阿里地区;距今2千年一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已遍布现西藏各个地区。西藏经历了“以不种之香谷为食,以树叶为衣”的原始时期,这一时期西藏人口的再生产状况无资料以资考证。

约公元前2世纪,西藏进入了以男性为本位的部落联盟阶段,这时西藏已有了牧业,也出现了农业的萌芽,人类自身的生产亦有所发展;这个时期西藏由“玛桑九兄弟、二十五小邦、十二小邦、四十小邦统治”就足以说明各部落时而扩大,时而缩小,同时,“小邦不给众生住地,居草原亦不允许,惟依持坚硬岩山居住,饮食不获、饥饿干渴,藏地众生极为艰苦”这说明对弱小部落的驱赶,强大部落占据着可采集食物区、草场和水源,有时部落间的争夺还以消灭对方的全部人民,掠夺全部财物为主。这样有的氏族萎缩,有的氏族被消灭,有的氏族得到了发展。西藏这个时期人类自身的生产仅是种的延续。

公元6世纪,西藏已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在现今西藏范围内形成了几个较大的奴隶制小国,其中势力最强大的是蕃国,为“悉补野吐蕃”的后代赞普统治,占据着今天的日喀则、拉萨、山南的大部地区,即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拉萨河、年楚河)中部流域,人口约25万人;另一个是苏毗国,今那曲地区,“人有万家”,估计人口5万人;还有一个是羊同国,今阿里地区和那曲部分地区,人口约30万人;以及东女国,今昌都地区,人口约20万人;此外还有门一、路域地区,人口约10万。总之6世纪时西藏地区人口约90万人。

从雅砻部落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起到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全藏前,所经历的800年时间里,随着奴隶制的萌芽,雅砻部落的人口发展由简单再生产进人了增长率极低的扩大再生产。到公元7世纪,相对强大起来的雅砻部落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兼并了邻近的部落,统一了西藏,并不断扩充疆土,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后统一了高原,建成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整个西藏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同时仿唐制,将本土划分为四个如,四如人口共286万人;另已被吐蕃所并的苏毗“户三万”,人口约15万人;此时羊同国也为吐蕃所并,划分为象雄十东岱,其人口估计与6世纪时不会有多大增长,为30万人;此时东女国还没有纳人吐蕃“户4万余众”,人口约20余万;吐蕃南部的门与路域人口约10万人。总计上述吐蕃时期现西藏境内的人口约361万人。

从6世纪到7世纪,西藏人口迅速增长,其原因,除这个时期西藏推广农业,将山上居民迁到平原有利于人口的繁衍外,更多的是在扩充疆土的同时,大量的掠夺人口为奴隶所致。可见西藏奴隶制社会初期系以人口迁人为主要特征,这是同当时农业生产初期需要大量劳动力,战争也需要大量壮丁人口,而人口自然增长并不高的客观情况相适应的。公元7世纪到9世纪中叶,奴隶制社会解体前,西藏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普及,“将涧水引入池塘,然后引入水渠中。又将山上居民迁到河谷,开垦平川为农田划分田界……;社稷百姓平安康乐。”西藏人口的死亡率继续下降,人的寿命继续延长,出生率继续提高,人口发展已是有较快增长的扩大再生产;同时,在西藏统一过程中,从周边地区掠夺的大量奴隶也加入了人口再生产的队伍,迁移增加与人口的扩大再生产,使西藏人口有了较高速度的发展。

约公元9世纪中叶,西藏奴隶主阶级内部分裂,随后出现了大规模的平民、奴隶大起义,奴隶制社会走向崩溃,直到公元13世纪西藏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这期间,“庄稼频遭霜冻、冰雹;五谷长势低劣;牲畜脱膘;岗峦、洼地,荆棘丛生;深渊中险谷开裂,甚是不祥,深壑土地开裂,颇不安宁;果树干枯,土石高山崩坠;雨水不调;人多病早逝;不久,饥懂广为蔓延,……五谷精华锐减;以至不能耕种”。战争、社会大动荡,自然灾害、瘟疫增加了人口的死亡,人口寿命缩短,出生率下降,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增长率出现负数,西藏人口出现了萎缩再生产状态,人口锐减,到13世纪西藏人口比7世纪减少近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