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20-08-15 06:17 的文章

知道吗,这个村有147个姓

 
知道吗,这个村有147个姓  
 
 
 
 
  过去的则尔庄。(资料图片)  
 

知道吗,这个村有147个姓

 
  说起村里的故事来,何凤乔老人(左)非常兴奋。  
 


◎则尔庄人称“百家姓”村,有居民3596名◎堪称全国姓氏最多的村,其中不乏稀有姓氏

  在奎文区提起北苑街道则尔庄村(现已改为社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说起则尔庄村的姓氏来,知道的人可就不多了。5月19日,记者从则尔庄村了解到,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最新的统计结果是有3596人,姓氏达到了147个,则尔庄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百家姓”村。

全村147个姓氏

  19日上午,记者来到则尔庄村,几名工作人员纷纷向记者介绍:“我们村有100多个姓呢!全国大概也没有这样的村!”“我们村可是名副其实的百家姓村!”一名工作人员从电脑里给记者调出了一组数据,记者看到,该村共有3596名居民,在这些名字中,除了常见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等姓氏外,还有昝、边、桂、吉、诸、银、路等少见的姓氏。

  则尔庄党委书记王俊仁告诉记者,则尔庄现在有1000多户,3596名居民。他们根据社区居民最新的统计结果,最终确定的姓氏是147个。

  “则尔庄村的爆仗个顶个,想当年那也是与潍县萝卜、潍坊风筝齐名的!”说起过去的则尔庄村,该社区今年79岁的何凤乔老人告诉记者,听老辈们说,则尔庄村形成的年代是明朝洪武年间,当时分为东、西、中三个村,现在的则尔庄就是当时的中则尔庄。

  

  “则”字大有来历

  

  何凤乔老人说,村名则尔庄可是有来历的,听村里老人说,明朝洪武年间,有支氏俩兄弟来到潍坊,二弟定居此地,所以取名支二庄,意思就是支氏老二在这里居住。这个村名一直沿用到了清代,后来改为大家所陌生的“贝�|”字。直到1980年地名标准化处理后,改为现在大家所熟悉的“则”字。

  王俊仁说,说起“则”字,村里还有个传说,古时候村里都要设立村碑,当时村里刻村碑时请了一个外地石匠,因口音不同,那个石匠把“支二庄”,刻成了“则二庄”,村民们见状后肯定不同意,石匠为了省力就把“则”字右侧的竖进行了处理,于是就出现大家所陌生的“贝�|二庄”,这个名字也一直沿用到1980年。

  “年轻的时候出去工作,都需要填写家庭住址,我们写上贝�|尔庄人家都不认识那个“贝�|”字!”何老说,即使是现在字典里都没有这个字。

  

  外来人口颇多

  

  “则尔庄村就在过去老潍县城北侧城墙脚下,与县城仅一墙之隔,1948年解放潍县的时候,解放军就是从这个村打开城墙的豁口进入县城的!”王俊仁说,这说明则尔庄村的地理位置极好,自古以来就是潍县有名的移民村。

  王俊仁向记者介绍说,过去村民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种地的村民,他们主要给二地主种地。解放前,村里没有大地主,都是二地主。什么是二地主呢?就是承包当时潍县城大地主土地的那些人,他们把大地主的土地承包下来,然后转包给村民,村民就靠种地为生。

  第二大部分就是外来的生意人。因为则尔庄村紧挨着白浪河,解放前白浪河两侧全是大集,所以吸引了很多外地人来此做生意,为了方便,他们就将则尔庄做为居住点,长期居住。

  第三大部分就是本地落魄的生意人。王俊仁说,过去老潍县城里的许多人也做生意,有的人做生意赔了,连城里的房子都没了,所以就到城郊租个房子住下来。

  由于这三大部分村民的存在,村里出现这么多姓也就不足为奇了。

  ◎姓氏故事

昝姓多数人不认识

  昝(zan)新伟今年44岁,是则尔庄一居民的媳妇,父母家住北苑街道丁家村。据了解,在潍坊昝姓的市民很少,据昝女士介绍,她过去听别人说,在潍坊除了她们家外,只有两位市民姓这个姓,一个在交警队,另一个在一家化工厂。

  昝女士告诉记者,她父亲名叫昝永军,今年70多岁了,她听老父亲介绍,她们家过去住在淄博,后来父亲的祖辈迁到了潍坊,从此在丁家村定居下来,截至目前也有四五代了。

  昝女士说,前些年,她和对象开了家修理铺,外出干活时,别人拿到名片后因为不认识昝字,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她。即使她告诉别人她姓昝,可对方还是一脸茫然。

嫁了个老公他姓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