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06-05 13:53 的文章

【爱国情 奋斗者】张贵顺:青石板上创奇迹

燕山之中,长城脚下,有一个位于遵化市东南20公里的小山村。群山环绕的小山村,松树林苍翠葱郁,葡萄树正在发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就是沙石峪——一个曾经遍地荒山,如今却以花果山、米粮川闻名的小山村。

这个奇迹,始于全国劳动模范、沙石峪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张贵顺。

60多年前,他带领村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在只有石头没有耕地的荒山上,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让家乡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先后迎来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观访问。

周恩来总理曾两次亲临沙石峪视察,称赞以张贵顺为代表的沙石峪人是“当代活愚公”。

移山造田,劈山填涧

【爱国情 奋斗者】张贵顺:青石板上创奇迹

张贵顺喜看满山玫瑰香葡萄丰收。 沙石峪陈列馆供图

在遵化沙石峪村党支部书记周国军家里,有一块楔形石头——这块黄褐色石头上一圈圈间距不等的岩层纹理清晰排布,线条明快,非常漂亮。

“这种石头属水层岩,现在是颇受艺术家追捧的奇石,可在60多年前,这种石头却是沙石峪人难以跨越的发展瓶颈。”周国军介绍,62年前,沙石峪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张贵顺带领大家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削平村北两座山头开山建田,“这些碎石就是当年开山时凿下来的。”

站在沙石峪村北的山上俯瞰全村,只见青山环绕、梯田层层、屋舍点点。

“但从前的沙石峪遍山青石板、乱石岗,‘粒土赛珍珠’,全村一峪九坡十七沟,出门步步登山,连地都是悬在梁上,亩产才100多公斤,粮食不能自给。‘野菜枣枣填肚皮,数九寒天无棉衣’是当时沙石峪的真实写照。”虽已过去半个多世纪,贫穷和饥饿仍是78岁的沙石峪陈列馆讲解员李凤忠青少年时期最深刻的记忆。

在他身后,是2009年落成的沙石峪陈列馆。这座陈列馆外部造型,从正面看构成一个“山”字,从背面俯瞰构成一个“土”字。

“‘山’,象征沙石峪人民开山填涧,‘土’,象征沙石峪人民取土造田。”李凤忠解释道。

如何把困住沙石峪人发展脚步的“山”移走,如何把孕育粮食的“土”引来,一直是张贵顺苦苦思索的问题。

1951年初,7户贫农在张贵顺的带领下,自愿办起了全村第一个互助组。互助组的乡亲互帮互助,粮食普遍增产,亩产量由上年的七八十斤提高到了150多斤。互助组增产轰动了沙石峪,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也坚定态度,纷纷要求加入。

1952年9月,张贵顺带领村里36户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创办起初级农业合作社。1954年,全村农民全部加入进来。张贵顺发挥集体优势,带领群众开荒山,垒石坝,扩大耕地面积,使粮食达到自给,甚至还可以向国家交公粮。

不过,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产生了一个在常人看来有些异想天开的想法——移山造田、劈山填涧,开拓出更多耕地。

1957年12月18日,冒着凛冽的寒风,张贵顺带着乡亲们来到村北的两座山头脚下,大镐抡起,铁铲叮当,和石山展开了“白刃战”。

虽正值隆冬,但大家却干得热火朝天,夜间的任务绝不挪到白天,夜深了还不肯收工。山头劈到一半的时候,已经有几十把狗头锤砸瘦了,打秃的钢钎不知有多少根。

经过90多天的奋战,张贵顺带领大家削掉了两个山头,在山涧里垫起了5000多立方石头,从石缝、崖窝搜来的黄土有1尺4寸厚。

3亩2分——全村当时最大的一块耕地诞生了!

1958年,这3亩2分地开始播种,庄稼长出来的时候,百姓无不赞叹:“做梦也没想到啊!”当年秋天,这块土地收了800多斤玉米。这块土地被沙石峪百姓命名为“青年地”,而收割的粮食也被乡亲们称为“愚公粮”。

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

【爱国情 奋斗者】张贵顺:青石板上创奇迹

张贵顺 沙石峪陈列馆供图

在沙石峪村北的山坡上,竖立着一块石碑,上刻鲜红的大字“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

这是张贵顺带领沙石峪村民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成功削平两个山头后,张贵顺又带领沙石峪村民连年开山造田。到1963年,把原有的2.3万多块土地合并成6300块,面积由原来的780多亩增加到1200亩。

他还带领群众在移山造田的基础上开始了人造梯田改造工程。

1966年春,张贵顺组织村里的女民兵选择北山坡上一块最难开发的青石板地,以义务劳动的方式取土造良田。

向青石板要良田,首先要把满地青石板揭去一层,从山下几里或几十里外运来泥土。经过20多个昼夜奋战,大家垒起一道近千米长、一米高的石坝,随后又垫起近半米厚的土,终于造成了1亩高标准梯田,把“土层只有几寸厚,天旱锅上炒,雨大顺坡流”的“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

在沙石峪陈列馆,除了当年使用过的铁锹、大锤、钢钎等,记者还看到了驮架、驮笼、驮筲这些并不太常见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