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06-01 17:16 的文章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北京大学发文致敬北大科研人

  原标题:致敬!北大科研 看见不平凡

  编者按

  一天是24小时

  是1440分钟

  是86400秒

  可以金光闪闪

  可以平淡无华

  它藏入

  清早枝头的啼鸣

  溜进

  凌晨写字楼的灯光

  它是被挽留下的

  生活旁触

  是被忽略了的

  动人琐碎

  今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让我们一起走入

  北大科研人的生活

  窥探他们的平凡与不凡

  北大科研 看见不平凡

  医治病痛,更抚慰灵魂:他以医术与仁心驱散痛苦

  熟悉的消毒水味道,白色的墙壁和被单,病人虚弱但满怀希望的目光——这是黄医生早已习惯了的场景。

  看望病房中的病人是他一天惯常要做的工作,他来到病人身旁,俯身倾耳,语调柔和地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鼓励患者乐观面对自己的病情,努力安抚患者的情绪。

  他说:“一个人得病本身就很难受,医生的职责不只是给人看病,还要带人病人安慰和人文关怀。”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北京大学发文致敬北大科研人

  黄晓军教授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是病房里细心温柔的医生,也是实验室中又是一丝不苟的科技工作者,开创、建立“北京方案”——单倍型骨髓移植模式 ,解决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来源匮乏这一世界性难题

  中午的简单工作餐过后,他来到实验室,继续为单倍体移植“北京方案”与学生交流最新的实验数据。

  这是全球首个非体外去T细胞单倍型相合移植体系,基本解决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来源匮乏问题,让全球迎来“人人都有供者”的新时代。

  理性的思考和推导、日复一日的实验检测,才能让他们在血液病这个事关千万人生命的重要领域获得突破,才能为无数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北京大学发文致敬北大科研人

  白大褂代表着黄教授又一重圣洁的身份,与其他科技工作者相比,他不仅要活跃在实验室和讲堂上,还要往返在门诊和病房里,使研究的理论切实地为患者治病而服务。

  有杏林妙手,更有医者仁心。

  这些角色互异却又统一,承载的远非只有治疗方案和例行检查,更有病人的希望与力量。

  他说:“科研、出诊、教学,几乎是我生活的全部。

  每一天,多看几个病人,给更多人带去温暖和痊愈的可能,每天多更新几个实验数据,一点点攻克难题。

  科研和治病,都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热爱和责任,是我坚持的理由。”

  守护那片纯净天空:他将父爱延伸向人类的未来

  晨光熹微,肖云峰老师同背着书包的孩子走在人流中说说笑笑。每天早晨七点半准时送孩子上学,路上同她交流学习是他一天的开始。

  他们同所有街上的行人一样平常,干净明亮的笑容让北京的整个清晨成为他们的注脚。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北京大学发文致敬北大科研人

  除了是一名父亲,肖老师还是一名科技工作者,一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研究员。

  曾获“饶毓泰基础光学奖一等奖”、“王大珩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主攻“非对称光学微腔物理”——一个普通人闻所未闻的名词。

  他一天时间的主线,是行走在办公室、实验室和教室的三点一线。

  下午两点,他出现在实验室中,耐心地听学生汇报最新的实验数据,这关乎他正在投入的对空气中PM2.5的研究。

  他总是在那些高精尖的芯片与复杂的微观世界间巧妙地游走,探索那些不为寻常人所知的奥秘。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北京大学发文致敬北大科研人

  他说:“现在我有两个孩子,我希望他们能生活在一个空气洁净的城市,对PM2.5的研究,能为空气净化做一点帮助,我觉得这个非常有意义。”

  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最深沉的爱,也是一位科技工作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人类未来美好生活的虔诚交付。

  研究工作结束后,肖老师回到家中与家人一起吃晚饭,一家人其乐融融坐在一起,他的脸上有了孩童的模样,孩子们也毫无压力地走入父亲的关爱中,像呼吸一样自然,饭桌上缓慢流动着一个人世间最普通家庭的生活。

  晚饭结束后,肖老师依然要出发,还有孜孜不倦的同学在等着问他问题,听他传道授业解惑,他的背影融进北京温柔的夜色中。

  他说:“我是一位老师,是个科研人员,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虽然我研究的方向是高精尖,但生活中是一个普通的人。

  在外界看来“不平凡”的工作,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平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