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05-31 01:19 的文章

昆仑万维:从“草台班子”一路稳居网游海外第一梯队

不仅是机遇,更是笃定网游市场的价值

“我们2008年就开始做网页游戏,那个时候网游并不是特别火,刚好算是个空白期,在当时,一些大的游戏厂商也不怎么看重这块。而且,那时候在网页买广告,一个用户只需要两毛钱,现在都已经飙升到几十块钱了。”GameArk CEO黄新颖这样说。

“也是因为用户量便宜,有足够试错的机会,后来开始知道要做装备,做角色属性,当时的昆仑属于一边走一边学那种。”黄新颖说,回头再看应该感谢市场给我们机会,让我们能够从这样一个草台班子成长起来。

他还讲到一个在当年算比较震惊的事情,当时,他和一位同事到公司外面喝咖啡,回来后,就发现因为人太多,服务器被挤爆了,真是让人又惊又喜。

紧接着,他感慨的说,“因为没有太强游戏公司的竞争,我们就瞎折腾,慢慢的就懂了一些做游戏的套路,做游戏的经验。”

有了做第一款产品的经验,经过了一年半的学习,在做下一款产品就很顺风顺水了。而昆仑当时也经历了从网页游戏到网页3D游戏。他们还是第一个用unity3D做网页游戏赚钱的公司。

这次采访中,还邀请了负责昆仑海外业务的GameArk副总裁郝冬梅。她说她刚进昆仑万维时,自己学的欧语式意大利语就派上了用场。针对海外市场,在产品测试和翻译校对上便由她来负责。

当昆仑万维网游《三国风云》在欧洲市场取得了快速成功后,又发现东南亚地区也是空白,他们便开始一起做起东南亚地区的市场来。

昆仑万维:从“草台班子”一路稳居网游海外第一梯队

相当有年代感的昆仑第一款游戏《三国风云》海报

后来,发行了泰语之后,《三国风云》《傲世》《傲剑》也都在当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2012年年底,他们在泰国区域就已经做到了月收入100万美金以上的成绩。

“2013年昆仑万维开始转型,公司做的第一款手游就是《三国风云》,当时的任务就是把钱花出去,好在那个是我们自研的产品,还是有一定的试错空间。”郝冬梅说,也正是这次关键的转型,也让昆仑万维进入到了游戏海外发行的第一梯队。

新的海外游戏竞争格局

经历了早期的海外游戏市场阶段,如今的游戏海外市场也迎来了像网易、腾讯这样的大厂,在郝冬梅看来,主要因为是今天的国内版号问题,另外,由于海外整体的增长,国内市场的增长率逐渐进入一个瓶颈期。近期的一些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的IOS的游戏收入增长相比于去年下半年,增长在2%或3%左右。但是海外的整体增长率则高达30%到40%左右,于是,今年很多厂商都开始瞄准海外市场。

 

昆仑万维:从“草台班子”一路稳居网游海外第一梯队

一些研发厂商他们更多的倾向做一个自研自发,所以代理产品这块儿,能拿到的精品游戏代价会越来越高。郝冬梅透露,面对新的海外游戏市场竞争,昆仑万维在自研这块儿也做了很多的产品储备,如《死神》、《神魔圣域》、《洛奇》等。其中像《神魔圣域》这款产品已经快三年了,但每个月还有几千万的收入,这个也是早期昆仑全球化带来的一个福利。

昆仑万维:从“草台班子”一路稳居网游海外第一梯队

神魔圣域

SLG是买量模式变现比较好的一个游戏类型

通过 App Annie发布的“2018 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游戏海外收入排名TOP10”的数据显示,SLG游戏类型的游戏收入占据了五个重要席位。

在黄新颖看来,这有好几个原因:第一,是SLG本身就符合手机游戏的玩法。真的让你在手机上面,用MMO那种一直在寻路,一直在找怪,这种体验其实不大符合手机游戏。但是整个亚洲文化圈,我们除外,因为我们整个的文化的兴起,包括大家文化的养成,认识这个游戏,可能很多人就是《传奇》,我们就要寻路,我们就要这么干。在亚洲文化之外,其实MMORPG并不大适合海外,他们不是受亚洲文化圈影响的,而SLG在那边有天然的用户基础。

另外,从商业的角度,SLG其实是一个商业化比较成功的代表。我们讲为什么他能够持续收入比较稳?其实用户始终会衰退的,当你的新用户补充进来,就能够抵消老的用户流失,就能一直持续。新用户都是靠不断的买广告,但是我的买广告的收入可以承担我的成本,我有利润空间,我就可以一直去买量。SLG其实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去买量,所以通过不断的买量,新的用户,他才能够在海外常青,他的收入一直都会比较稳定。

昆仑万维:从“草台班子”一路稳居网游海外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