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05-25 01:52 的文章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青海新闻网讯

  山大沟深,十年九旱,这是青海东大门—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全县2.41万公顷(36.16万亩)耕地,人均只有0.097公顷(1.45亩)地,浅山耕地占总面积的57%,却养育着全县约60%的人口。

  作为我省的农业大县,农牧业是广大农民群众最基本、最稳定的经济来源,更是全县的优势产业资源。

  依托传统农牧业资源,如何破解民和县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

  2008年,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实施的“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让干旱山区找到了一条稳定解决口粮和饲草料问题的有效途径。

  从试点的310公顷(4650亩)到如今的2.67万公顷(40万亩),民和县把发展设施农业和推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农畜联动、草畜结合”工程,全县跻身“全国产粮大县”。

  这是一个奇迹,一个靠科技创造的奇迹。民和县从改变旱作农业出发,在干旱土地上走出了一条“以粮带草、以草促牧、以牧聚肥、以肥返田”的高原循环农业发展“民和模式”。

  今天,以旱作节水农业为基地,融合优质果品、高原特色冷水养殖和农区畜牧业养殖循环利用、一二三产融合,蓬勃发展的“民和模式”,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科技兴农:贫瘠土地变良田

  “干旱是我们这里最大的灾害,遇到好年景,小麦能收150公斤,遇到旱年颗粒无收。”民和县农牧局副局长李万鹏介绍,全县浅山耕地面积2.41万公顷(36.1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7%,养育着全县约60%的人口。而“十年九旱、广种薄收”一直是浅山农业的无奈定位。

  2007年,民和县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来到转导乡前坪村和李二堡镇李家村,引进试验田310公顷(4650亩),进行秋季覆膜,拉开了全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试点序幕。

  “这项技术引进初期,村民们排斥、怀疑,不相信这贫瘠的土地上能种出高产的玉米。”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国兰说,技术人员挨家挨户做动员,并承诺收成不好拿工资补偿。

  当时转导乡前坪村种了一辈子地的陈学礼老人,成为全村抵触情绪最大的村民。结果到2008年秋收时,自己家试种的几亩玉米亩产达到了350多公斤,让老人一下子对眼前土地充满了信心。

  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干旱浅山地区传统农业带来了曙光。第二年,陈学礼老人将自家的1.07公顷(16亩)土地全部覆膜种上了玉米。全县全膜玉米种植面积增至0.51公顷(7.67万亩),实现了由点到面的突破。

  据2009年的测产结果显示,全县0.517公顷(7.67万亩)全膜玉米和马铃薯净增收入达4000多万元。全膜玉米平均亩产可达650多公斤,亩均纯收入达到750多元,比种植小麦亩均增收660多元。全膜马铃薯平均亩产可达2300公斤,亩均纯收入达720元,与露地种植比较,亩均增加纯收入达300元。

  当时,全膜玉米实现高产,还带来了2.4亿公斤左右的鲜秸秆,可供20多万只羊一年的粗饲料。这为有效带动全县畜牧业规模化养殖,逐步形成农畜联动,培育农畜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全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全县浅山地区旱作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浅山干旱地区农民稳定增收、脱贫解困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马成忠介绍,2014年以后,全膜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2.67万公顷( 40万亩)左右,年产量达到21万吨以上,实现产值4.26亿元,扣除成本1.2亿元,实现纯收益3.06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加净收入848元。

  据了解,2008年之前,全县粮食总产量也一直在7000万公斤上下徘徊,个别年份上过1亿公斤。而在2008年之后,在全膜覆盖技术的推动下,民和县粮食产量不仅稳定在1.1亿公斤以上,而且一直持续增长,2009年突破1.3亿公斤,2010年过了1.8亿公斤,2011年达到2.165亿公斤,比2008年前十年平均年产量增加了1倍以上。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

  民和模式:农牧联动构筑多种循环

  “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让民和县粮食生产步入新阶段的同时,也悄悄地为民和走出了另一条路子,一条崭新的循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