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05-22 15:27 的文章

两次肾移植 幸运背后的奇迹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 之四 见证
  两次肾移植 幸运背后的奇迹

  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田野为杨运胜(右)庆祝肾移植术后40周年摄影/北京友谊医院宣传中心 石玉帆

▲杨运胜(右)首次肾移植手术出院前与病友合影

  ▲杨运胜首次肾移植手术时的手术方案

  花白胡子,精神矍铄,说快板、自驾游、爱摄影……当68岁的杨运胜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很少有人能联想到肾移植、癌症患者等词。但在“移植圈”里,老杨可是“名人”——他是我国肾移植手术至今最长的存活者,从1977年冬天的第一次移植、到2002年第二次移植手术、再到今天,老杨亲历并见证了改革开放前后我国肾移植手术的快速进步:当年手绘手术方案,如今已步入电子病历时代;当年围手术期(指术前术中及术后恢复期)的死亡率是60%,如今存活率超98%;当年一批批医学生奔赴国外艰苦求学,如今已成长为专家站在国际讲台发出肾移植领域的中国声音……

  故事

  41年前“豁出去”的尝试

  10月13日,老杨像往常一样来到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复查,医生看了化验单后说:“指标一切正常,挺好的。”老杨摸摸白胡子,笑了,拿着开好的药回家了。此时距离老杨第一次做肾移植手术,已经过去了41年。

  1977年10月19日早上8点,还是小伙儿的杨运胜躺在北京友谊医院手术台上,紧张地等待手术的开始。站在手术台旁边的是时任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于惠元教授,他曾在1972年与广州中山医院梅骅教授一道,成功实施了我国第一台活体供肾肾移植手术。虽然有过成功的经验在前,但面对当时10个人就有6个过不了手术这一关的残酷现实,于惠元教授捏了一把汗。

  在手术之前,杨运胜患尿毒症已经7年,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听说了“肾移植”这个新名词,就到很多医院打听。有的医院告诉他成功率只有50%,但他们做不了,有的医生甚至反过来问他“什么是肾移植”?一位医生朋友告诉他,友谊医院正在做肾移植探索,可以去试试。

  友谊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于惠元教授接诊了老杨,化验后,于惠元问老杨:“做移植,家里同意吗?”要知道,当时去做器官移植的,没有像老杨这样自己“走”进医院的,都是被担架抬着进医院、如果不做肾移植就可能救不活的患者。7年病痛的折磨让老杨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每天到处求医问药,看着同龄人上班下班,老杨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了,做吧,成功就成功了,不成功,那就……”

  早上8点手术开始,老杨醒过来的时候是下午6点。病床周围站着家人、医生和护士,大家脸上都是笑容,老杨说:“一看大家笑了,我就知道,手术成功了。”

  这在当时是具有探索性的一次尝试,随后的10个月,老杨就在医院住着,医护人员每天观察记录老杨的身体变化,及时为他换药。让老杨最难忘和感动的是,友谊医院研究免疫学的侯宗昌教授就住在老杨病房的楼下,有时候半夜哪儿不舒服了,护士一个电话,侯宗昌教授就立马上楼来。

  手术以后的抗排异期间也经历过风险。用现任友谊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田野的话说,“老杨是从死人堆儿里爬出来的。”当时的抗排异药挺缺的,效果也不如现在的药物好。手术后老杨发生过强烈的排斥反应,用了大量药物才控制住。然而,跟老杨同一病房的患者们,有的没有扛过术后住院期,有的回家不久还是离世了。幸运的老杨在术后10个月的时候,也就是1978年的8月份,“获批”出院回家了。

  16年前二次移植“不紧张”

  在家休息了不到一年,老杨就上班了,过了两年老杨结婚了,1983年有了孩子,生活完全恢复了正常。术后5年、10年、15年……他的健康给了肾移植领域极大的信心。在这期间,改革开放让更多的医生了解到了国际领先的医学技术,更推动了一批批医生走出国门学习深造。田野就是其中之一。

  1995年,在友谊医院工作的田野申请到了公派自费出国学习的机会,这在当时是很“时髦”的事情。在美国学习期间,面对先进的医疗技术、手术设备、术后患者管理,田野感受到了“震撼”,像海绵吸水一样拼命学习相关知识,并在回国后研究应用。也正是他们这样一批批在“开放”政策推动下走出去的医生,回国后在国内前辈探索的基础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医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