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07-22 17:38 的文章

打造玻璃工业奇迹的“蚌埠密码”

打造玻璃工业奇迹的“蚌埠密码”

  题记

  淮水之滨,涂山东麓,蚌埠因毗邻优质的石英砂基地,素来享有“玻璃城”之美誉。改革开放以来,蚌埠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立足玻璃优势,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依托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平台,抢抓发展机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玻璃工业纪录,玻璃产业也成为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

打造玻璃工业奇迹的“蚌埠密码”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利用完全自主创新技术和成套装备开发建设的电子信息显示玻璃生产线,正在生产超薄浮法电子玻璃。

  小玻璃映照大世界——改革激发创新成果

  十月淮畔,山水旖旎。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即将在蚌埠市盛大开幕。秋日午后,省运会主场馆——蚌埠体育中心上空偌大圆形建筑屋顶覆盖的3400多块深色玻璃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可别小瞧这深色玻璃,它的学名叫铜铟镓硒膜,与一般玻璃不一样,它可以吸收阳光发电,满足体育中心场馆内所有照明、消防设备的用电需求。”深耕玻璃行业30多年,从传统的建材玻璃到现在的新玻璃、新材料,安徽华光光电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家红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蚌埠玻璃工业的“蝶变”。

  华光集团前身是蚌埠华光玻璃厂,已历经60年的岁月洗涤。“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厂每年一条浮法生产线的利润就达3亿元,员工多达2000人,一度成为蚌埠市效益最好的企业,这在当时省内也是少有的。 ”俞家红回忆,随着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年年亏损。 2006年开始,华光大刀阔斧进行改革,通过改制重组、调整产品结构、升级产业链条等,重获新生。 2016年,该公司上马高温玻璃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成为目前国内第一条、全世界第三条高温玻璃生产线。

  “就是利用我们生产的高温玻璃基板,去年10月,国内首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高效模组在蚌埠市高新区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诞生,实现我国在该领域‘零的突破’,其光电转化率刷新世界纪录。 ”对于公司如今的转型成果,俞家红颇为自豪。

  刷新世界纪录的不仅是薄膜电池。今年4月初,经过蚌埠玻璃研究院的科研攻关,世界最薄0.12毫米玻璃在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问世。该公司超薄玻璃生产线成为国内唯一一条拥有0.12毫米至1.1毫米全系列品种超薄浮法电子玻璃技术和产品的生产线,为我国电子信息显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高端玻璃、超薄玻璃等都依赖进口,导致相关产业发展受制于人。”蚌埠市科技局高新技术产业科科长王顺领介绍,改革开放以来,蚌埠市立足资源优势,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增加玻璃科技含量,创造了一个个玻璃工业奇迹,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让中国玻璃走到了世界舞台的前列。

打造玻璃工业奇迹的“蚌埠密码”

  蚌埠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有限公司利用浮法技术工业化生产出0.12毫米的超薄玻璃,创造了此类工艺生产的世界最薄玻璃纪录。 (资料图片)

  从科研院所到领军型企业——改革催生发展活力

  寒露过后,秋已深。夜幕下的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灯火通明,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紧张的技术攻关。在蚌埠,玻璃院就如同一棵参天大树,不断结出科研硕果,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玻璃工业奇迹,为当地玻璃产业带来了跨越式发展,也让蚌埠的玻璃名片享誉世界。

  “如果没有改革的动力和创新的恒心,玻璃院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 ”回望过去,蚌埠玻璃院院长彭寿如此总结今天的成就。 1953年,蚌埠玻璃院作为国家级甲级科研院所诞生,为支持国家三线建设,1971年由北京迁至蚌埠。 “迁到地方后,院所主要负责玻璃生产线设计。由于业务单一,员工上千人,年营业收入却只有几千万元,科研人员也面临着流失的危机。 ”困顿之际,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大江南北吹起,经济体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1984年,玻璃院适时实行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 2000年,进入中国建材集团,并在上海改制成立中国凯盛国际工程公司,开启艰苦的创业征程。

  “由‘吃皇粮’的事业单位变为自收自支的企业,如何生存和立足就摆到了眼前。”16年弹指一挥间,转变的不仅是玻璃院,完成改制这一年,40岁的彭寿正式成为玻璃院的“掌门”人,他比以前更忙,钻科研,跑市场,紧跟市场需求和科技前沿的脚步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