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07-15 05:45 的文章

被吹出来的“处置奇迹”

处置不过是亡羊补牢,何谈“创造奇迹”

重金属污染事件发生以后,政府积极介入,调查原因,治理污染,消除影响,全力善后,所有的这些,都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即便治污工作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但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亡羊补牢之举,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太过高兴的。毕竟,因为镉污染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都已经客观形成,所有的这些并不会因为政府的治污成功而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那么,政府又有何资格把自己的分内之事说成了创造“奇迹”呢?[详细]

“镉污染处置奇迹”是自吹自擂

一场事故,竟沦为一笔政绩炫耀的资本;一次危机,却变成一个自我夸耀的良机。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堪称水污染的一个事故标本。它曾扰攘一时,引发舆情危机,因河流出现重金属超标,柳州一度全城抢水。镉污染,本就与粗放式生产、环境治理的“欠账”有关;而环保部门的“捂盖子”姿态,更是备受诟病。涉事部门起初缄默不应,后在媒体倒逼下,才渐次公开污染状况,公开的镉污染超标额从3倍逐步升为80多倍。遗憾的是,时隔一年多,当地环保部门在“结案陈词”中,讲到自身过失、问责举措时仅寥寥数语,提及处置效果却是浓墨重彩,“充分肯定”、“好于预期”等词眼,都在渲染危机应对的高效有序,而“创奇迹”的定性,更是自戴高帽。[详细]

这样的“奇迹”还是少一些为好

就像一出悲剧,非要以喜剧的逻辑来让观者“沉醉”,只能让人越发怀疑其“偏好可疑”。只是,地方环保部门的这种“奇迹式”操作法,已经不是“见仁见智”的角度问题,或者说,正成为公共事件中的一种时髦通则。2013年6月3日,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造成120人遇难,77人受伤。国务院“6·3火灾”事故调查组确定这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6月6日,德惠方面在米沙子镇举行了两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大量时间被用来“向社会各界伸出的援手表示感谢”。当地卫生厅长花1小时致谢,当有记者请他描述他当天8点在现场看到的情况,以及从医学角度判断伤者受伤原因是氨气中毒还是大火灼伤时,其回答严重 “跑偏”。事件分析大用“歌德体”,发布会成了“致谢会”……凡此种种,异曲同工。“创奇迹”的污染事件分析报告,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命题:以什么样的姿态公开什么样的信息,这是在走完“形式公开”之后,政府信息公开有必要直面的新功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