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医患间信心和信任的故事让奇迹不断延续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科教卫新闻
每日商报讯(记者 冯双 通讯员 王屹峰 叶斌) 不久前,40岁的王俊与朋友们过了癌症手术后的“5岁”生日,“患癌让我重生,感谢你们陪我走入第六个年头,希望将来还能一起过20岁、30岁、40岁、50岁生日……”在生日会上,她动情地说,“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活着就是上天给予的最好礼物。” 2013年,王俊被查出患结肠癌四期,肝脏巨大转移。医生给她判了“死刑”,最多只能活8个月。一转眼5年多过去了,其间她与主治医生一起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38岁时,她还带着手绘鞋走上了《中国梦想秀》舞台,最终用坚强和勇气将自己的生命不断延续着。 36岁时连续几天肚子疼 一查竟然是结肠癌晚期 2013年,36岁的王俊和许多同龄人一样,生活精致,活泼爱笑。但有一段时间,她发现自己大小便困难。几天后,又开始腹痛呕吐,于是去往当地医院诊治。 “肚子大得和猪八戒一样。”王俊调侃自己那时候的状态说,“痛到晕厥,就想能把肚子里的东西切除掉就好。”她开始吃不进东西,最后连水都喝不下。 这段时间,王俊肠梗阻很厉害,经过胃管、肠梗阻导管等多方位的疏通,最终还是宣告失败。转至浙江省肿瘤医院后,王俊被诊断为结肠癌肝转移四期,肝脏出现巨大转移病灶,肿瘤足足有11厘米多。以她当时的疾病状况,医生判断,即使解除了肠梗阻,最多也就只能活8个月。 随即,王俊在省肿瘤医院进行了结肠肿瘤切除手术,术后再接受了6周期的化疗以及半肝切除和胆囊切除。然而五个月后,肝脏肿瘤复发,之后又是3次的消融治疗和数不清次数的化疗…… 短短几个月,王俊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患癌后,我也一度质问过‘为什么是我’,手术接二连三,反复治疗几乎消磨了我生的希望,但看着年迈的父母忧心忧虑,我决心要熬下去。”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8个月后,乐观的王俊发现自己依然坚强地活着,这也让她重燃了对生活的信心。 因为相互理解相互关爱 医患在诊疗中建立和谐 2016年,患癌后第三年,一天,王俊咳嗽不止,在复查的时候发现肿瘤肺部广泛转移,几次病情危重。 王俊回忆,自己的治疗,从医学角度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且也没有手术的机会了,“该切的都切了,该用的药也都用过了。”在肠癌治疗药物都已用完的情况下,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朱利明又查阅了大量文献,通过少见基因检测,为她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没有朱医生的帮助,我活不到今天。” 此后,在朱利明的建议和帮助下,王俊试用了几次新药,“情况总不会比现在更糟糕,为了能活下去,就需要勇敢的不断尝试。” 她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也感染着朱利明,“每次见到她都是面带笑容,一次次被病魔击倒,一次次站起,永远是那么的乐观豁达。”有一次做增强CT需要提前喝下一大瓶药水,王俊一饮而尽,笑着把杯子递给朱利明,“你闻闻,有一股雪碧味儿。” 在省肿瘤医院承办的第二十三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浙江省启动仪式上,王俊和几位江苏的病友还表演了一段古典舞蹈,“希望把信心和欢乐带给其他病友。” 在朱利明的印象中,王俊喜欢通过微信和朋友圈表达与疾病抗争过程中的感悟,而通过这种方式,他和医生之间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而朱利明则通过与患者在诊治中建立起一种情感、道德、价值共同体方式,加深对病人命运的理解,了解病人背后的故事,给予病人最大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关爱,并对治疗产生足够的信心。 如今,王俊一边画画赚钱治病,一边与身体不断出现的新状况作斗争,并不断向周围的人传递与病魔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就如她朋友圈的签名——与死神赛跑。
这个医患间信心和信任的故事让奇迹不断延续
2019-06-28 16:35:03杭州网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冯双 通讯员 王屹峰 叶斌 编辑:吴阳杰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