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06-22 23:10 的文章

华为前党委副书记朱士尧:30年增长了3600万倍,华为奇迹背后的内功修炼

  管理咨询业务合作:15967150643或13693568720

华为前党委副书记朱士尧:30年增长了3600万倍,华为奇迹背后的内功修炼

  大家好。我是2005年3月加入华为集团的,在此之前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原子核物理学教授,1997年起担任研究生院副院长。这是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我在那里工作到退休,然后被中国最伟大的企业华为聘任为党委副书记。很巧合,我和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任总是同年同月出生的,今年76岁。今天下午,你们将有机会聆听一个曾经是中国著名大学之一的中国科技大学原子核物理学教授、61岁以后在中国最优秀最伟大的企业里工作了10年之久的长者与你们分享应该怎么做人,怎么做一个优秀企业家的感悟。

  从两组数字的变化看华为的发展轨迹

  首先,我们从两组数字的变化来简要地回顾一下华为的发展轨迹。华为在中国大地上的出现是个奇迹。大家更加关心的是这个奇迹背后的故事,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理念和方法把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愿望变成了事实?

  第一个变化,是华为员工人数的变化。30年前,1988年,华为在深圳刚成立的时候只有6个人,这6个人都是草根平民出身,他们是在一无所有、处境及其艰难的情况下开始创业的。华为当时一无所有的状况,我可以概括为“六个没有”:没有技术,没有经验,没有资金,没有资源,没有基础,没有人脉。有的就是一个心愿。当任正非找到5个志同道合的人的时候,他们有的是一个被任正非说服、感动了大家的共同的心愿,即,都想做点事,赚点钱,把日子过得好一点而已。这就是当时的真实情况。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创业的。现在大家都说创业难,你的难,能比当年华为任正非还难吗?

  六个没有的第一点要做一下解释。我说没有技术,大家不要误解,这6个人没有文化。相反,这6个人当时都是大学毕业,其中比较年轻的仅20多岁,还有研究生。30多年前的大学生、研究生,含金量是很高的。但是他们所学专业没有一个是通讯设备的,没有一个是计算机的,也没有一个是数据信号处理的。任正非是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的,这个学校是当时国内建筑学方面影响最大的几所高校之一。华为就这样从一开始的6个人起家,到现在拥有188000名员工。华为员工不仅在数量上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更加重要的是在人员结构上也有了根本的变化。在18万员工中有5万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员工。外籍员工数量之大在全中国的企业中也许是首屈一指的。

  刚才介绍了华为最早创业者都是草根出身,进入了通讯行业,技术含量高,竞争激烈。他们很早就开始自己研发交换机。当时他们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不管如何艰难,华为的第一批通讯设备还是做出来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华为做的第一批交换机无论在制造工艺方面还是设备的质量方面跟爱立信的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尽管华为的早期产品不是那么先进,但凭着我们对客户的忠诚,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给了他们活下去的机会。当年这样的产品能卖给谁呢?卖给大城市是没有任何机会的,当时城市里的电信局里的设备全是从国外引进的,当时人民戏称“七国八制”。华为的产品只能卖给农民。只有找准定位,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到现在我们还始终感谢20多年前广大农村地区乡镇的人们,他们朴素的情感,宽广的胸怀,宽容了华为早期产品的不完美,给了我们活下去的机会。我们也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用挣来的钱主要去搞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不到五年,我们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升,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其中一个关键性产品是C&C08万门程控交换机,这款交换机的技术性能,在当时已经能够跟爱立信的产品一比高下了。华为就是凭了这款产品,实现了华为历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简要地说,华为用了两个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两次“农村包围城市”的里程碑,使华为走上了更广阔的舞台。第一个十年,实现了“中国农村包围中国城市”,华为通讯设备交换器从C&C08开始, 挺进中国的城市通讯市场,占有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用第二个十年,华为实现了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即“全世界的农村包围全世界的城市”,实现了国际化。第二个十年之后,我们继续前进,继续奋斗,又上了更高的台阶,实现了全球化。

  全球化的标志有两个,第一,产品涵盖多个国家;第二,人才来自多少国家。现在,我们的产品覆盖了177个国家,全世界人口规模达到20万以上的国家总共只有170个。从20年前华为开始走上国际化之路开始,就一直坚持同时做两件事,就是一方面把产品卖给国外市场,同时在世界各地招聘优秀人才。到现在20多年了,有多少外籍员工留在华为呢?前面已经讲到有5万多人,也就是说18万员工中有13万中国人。这5万名外国员工来自全球的165个国家。

  这两个数据告诉我们华为是个什么样的公司呢?华为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的公司。